“若真是观音菩萨显灵,为我家姑娘找到好姻缘,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庵主的牵线之恩,必以诚心相报。”墨紫想这个代言人没好处。说不到位,误事。说过了头,赖账。
可明意听得却很满意,约好时辰,笑着走了。
“墨紫,你说的这个诚心相报,大概是多少银子?”裘三娘往寝屋走两步,回头问道。
“姑娘一年捐奉多少香油钱?”墨紫心道果然,反问裘三娘。
“二三百两。”以一碗阳chun面三个铜板的物价来看,以一户农家一年开销十两银子来看,以一个进京去考状元的书生所需二三十两的路费和住宿费来看,对于一帮吃素且不用付房租的姑子而言,这是很大一笔贡献。
“姑娘刚给了二百两,再给个二百两该显足诚意了。”所谓牵线,就是让裘三娘巧遇卫氏这个戏段自然上演。说白了,就是个托。
“四百两,不吉利。”裘三娘不满意,“凑个五,再给三百两。”
“她们总不会嫌多的。”墨紫不痛不痒,反正裘三娘富裕。
“墨紫,这话既然是你说的,这三百两的诚意就由你来出吧。”裘三娘一语很激dàng,接下来一语叫人内伤吐血,“我没银子。”
墨紫眨眨眼睛,心想,一出门,这位主子jian商的本xg就扑来了,气势汹汹的。
“姑娘,墨紫哪来三百两银子?”负责发月钱的白荷也眨眨眼,无辜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