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周国qiáng和赵玉珍在吃午饭时就和周小云大宝商量过了。

赵玉珍心疼孩子自然想让孩子们每天准时准点到老三家报到,她的理由也挺充分:“反正每天这饭都是孩子奶奶做的,也没要宋明丽动一下手。就是天天去吃她也不好说什么。”

周国qiáng却持反对意见:“话是这么说,可是那毕竟是老三夫妻俩的家。咱们孩子都打扰了一年了,大宝这都去了两年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吃下去。短时间内都没什么,可时间太长了人家肯定会嫌麻烦。这亲兄弟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孩子那也是两家人,做事可得注意分寸。等人家说出话来那可就迟了。我看还是咱们自觉些别去吃饭了。这条街上小饭馆多的是,让孩子们去吃,大丫也会做饭,有时间自己做些也成啊!”

周小云也挺赞成周国qiáng的想法,大宝对这个不敏感,反正只要有饭给他吃在哪儿吃他都是无所谓的。

赵玉珍被说服了,虽然还在心疼以后多出的一笔生活费但是意见总算一致。

如今不出所料的奶奶提起了这个问题。

周国qiáng这时出面了:“妈,你就别担心这问题了,大丫从七八岁开始就会做饭了。以后就她和大宝两人,自己做饭吃或者就在饭馆吃点都成,衣服可以带回来让赵玉珍洗,就不麻烦您老人家了。”

奶奶不出声了,心里挺为孩子心疼。

才多大点的孩子啊,就要自己住自己做饭的,这哪有时间好好学习啊!

奶奶的那点心思都摆在脸上了,等周国qiáng夫妻走了之后,宋明丽劝奶奶:“妈,你也别在这心疼了,我觉得二哥说的挺有道理。大宝十五岁了,大丫也十二岁了,都是大姑娘大小伙了,学着照顾自己是件好事。以后考上高中大学了还不得如此嘛,提早适应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