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又痴了!”杨氏忙笑,给纪老太太赔礼。“老太太别怪我,我自幼就这样,一谈起诗词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也是我跟晓棠妹妹投缘。”
纪老太太与杨氏也才见了几次面,虽没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看杨氏的举止和谈吐。已经发觉她有些书呆子气。与纪大太太并不是一路。
这也是纪老太太对杨氏的态度还不错的缘故。
“晓棠也是个爱读书的。我每常说她父亲,女孩子家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罢了。做什么也让她起五更爬半夜的,又不去考进士状元!……好了,如今你们姑嫂有了伴儿。”
纪老太太这样说,大家都笑了。
“……要做过年的衣裳。娘就说等一等,等老太太和妹妹们都来了。大家一起做。尺头已经采买了来,也吩咐了针线房。老太太什么时候有空,就让人将尺头都送过来,凭老太太和妹妹们挑拣。再让针线房的量了尺寸。”纪晓莲又笑着说道。
“娘选的都是京中流行的式样,三妹妹肯定喜欢。”在人前说完上面的话,纪晓莲又私下拉着纪晓棠。显得比其他人更加亲密。
纪晓棠笑吟吟地道谢、应了。
在萱华堂中坐了半晌,见纪老太太有了些倦色。大家才告辞出来。
杨氏和纪晓莲就往纪大太太身边去。因为还沉浸在找到了知己的喜悦中,杨氏满脸的笑容。她早就听纪大太太无数次的提起,说纪老太太如何如何不好服侍,又担心二房一家乡下人,且主母还是武官家出身,一家子定会十分粗野,难以相处。
然而,今天在萱华堂的经历对杨氏来说无疑是愉快的。
杨氏就忍不住要跟纪晓莲分享她的感受:“……我看老太太很慈祥,也好说话。晓棠姐妹们都好,尤其晓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