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彼时朝中党争甚剧,皇帝私底下有发现身体不妥,心神震荡之下, 便暂且耽搁下来。
很清楚楚玥此行非去不可,琢磨一番, 傅缙很快就忆起巡边之事。
本来,买马之事有宁王布置,他就不打算分神了, 毕竟他明面有官职,不好抽身。
但现在楚玥掺和进去了。
忆起巡边,立即就有了主意,和宁王两厢一合计,计策就定下了。傅缙文武双全有智有谋,若能兼顾,自是最好不过的。
先是让人提一提外族摩擦,而后顺势将巡边之事重新挑起来,几方角逐争论,这事才最终定了下来。
楚玥又问:“夫君,那你能去婼羌吗?”
所谓巡边,那当然是巡察大梁边境,那范围是在国境之内的。她们此行的目的地却是要出关,到境外的婼羌国去,这超范围了呀。
按理是不能的,但傅缙特地去一趟,就停在半道上有点不符合他的作风。
“边界绵长,若按旧例逐一巡视,费事太久,故而陛下点了三位钦差。”
实际上,皇帝现在就如惊弓之鸟。
他不放心任何一个党派,傅缙利用这一点,推波助澜,最终皇帝不仅仅点了三位钦差,还配置三队羽林军,还在京营点了将士同行。
几个党派的人都有,互相钳制,互相监视,组成一个庞大的钦差团。
狄谦正是钦差之一,还有樊岳等几个自己人都混进去了。傅缙费心筹谋当然不是为了在关内等着的,他已有些想法,不过还不确定,得到时再视情况谋划。
只不过,这些他都没和楚玥说,轻描淡写:“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