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出了门,忍不住往外面走了走,院中各房各院设计的很别致,各房之间有游廊串联,即使下雨下雪在家中走来走去也不会淋湿,更不会把脚下踩到一脚的淤泥,倘若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出门也不会直接被太阳晒到。廊桥边上是木制的平凳,即可做装饰,也可以在此稍作休憩。

小院分为前后院,后院前被一排周正的建筑挡住了,进了大门穿过这排房子才到了后院,看后院的模样,分朝南、朝东、朝西三排,自己住的这厢朝东,朝南依然是正屋,屋内屋外的摆设都不像是寻常人家。

后院入户前有一石门作为屏障,隔开前院与后院,光到了前院是一眼看不到后院的。这种装饰手法倒是寻常富户不曾用到的,入门后有一道曲折游廊,阶下是鹅卵石铺成的甬路,路边种了些花花草草,都是说不出名字的东西,入了冬 ,这些植被却是常青之态。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间或有叮叮咚咚之声,走进一看,原来有一处清泉,开沟仅有尺许,渐渐变宽,到里处汇成一处小潭,潭中有活水,此时一片雾气朦胧,必是有温泉热水涌出,再走近一看,里面还有几条青灰色的小鱼儿在里面游动着。

周围亦布有一方石桌石凳,只是这会子全被大雪所掩盖。

院中种着梅花,这时间刚刚开花,粉红的花骨朵从枝头怯怯的冒出头来,又被银白的雪盖了一脸,只露出个花嘴儿出来,却是一种不一样的风景。

雪越下越大,院中景致也越发生动有趣。

还好身上的袄子是新棉花做的,棉衣若是洗了太多次就不暖和了,因此夏天都穿着深色的衣服,好好的一个小丫头也叫衣服称的老气了几分,四喜看着身上这件烟粉色的袄子,好看是好看,多不耐脏啊,往灶房里面一站就得沾不少油烟呢,可小姑娘爱美的心思作祟,始终不舍得脱下来的。

以前在家过的节省,衣服都是姐穿了妹子穿,妹子穿了没穿破还要收起来看还有没有人用得着,因此衣服一年年洗下来,传下来,大丫穿了才轮到她穿,她穿了才轮到三丫穿,到三丫手上的袄子是一点也不暖和了,年年过冬,三丫都只能穿两个姐姐剩下的衣服,把自己裹得跟棉球似的。

四喜伸开手来看了看身上这件衣服,还真好看。

“女孩子就该穿这些嫩色的衣服,人也好看不是?”她这样想着,偏生旁边有人说了一句附和她,仿佛一眼就看中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