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和嫩枝是荒漠区的重要饲料;木材虽不理想但在缺材的荒漠却仍不失为重要用材;叶、花和树脂均可入药,因此胡杨是沙漠中的宝树。
所以我们选中它为推行造林计划的首选植物,希望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它能够种植到更多的荒漠之中,竖起一道防风固沙的屏障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第二种植物为樟子松,林木生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是造林树种的重要选择,在速生用材、防护绿化、水土保持当面有着重要作用。
和胡杨一样,樟子松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它材质较强,纹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树干可割树脂,提取松梨及松节油,树皮可提取拷胶,它的针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饲料资源。
第三种是梭梭树,又称盐木、琐琐,适合生长在干旱沙漠地带,燃烧时火力旺,是优质薪炭林;嫩枝可作饲料;树根上寄生的苁蓉是名贵中药材。
第四种是沙棘,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用途非常广泛。
第五种是沙柳,枝条丛生不怕沙压,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生长迅速,枝叶茂密,根系繁大,固沙保土力强,利用价值高,是沙荒地区造林最适合的树种。
······”
第五百零八章 关中(五)
面对众多的商业、娱乐、媒体大咖,胡玫侃侃而谈,把每一个植物的特性和所具备的经济价值解释的清清楚楚。
“以上是我们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地试验得出来的结果。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可能那么简单,我们不可能一片地区单独种植一种植物,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混杂种植,努力形成一个有序的生态系统。
每一种植物都具备不低的经济价值,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产业链,让这些植物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让我们种植这些植物、做这些事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历史证明,只有当人民群众自发地去做某种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才可以取得真正的成功,单单依靠我们这些公司企业每年投入金钱来支撑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是不可能真正创造奇迹的,人民群众的参与才是最大的推力。
我们可以想象,当种植这些植物可以改善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会怎么去做?”
大家都会心一笑,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大家自然是明白的。
他们现在其实就是扮演一个先行者的角色,让大家知道原来植树造林还能够有这么多的好处,然后大家都从参与进来,这件大事就真正有了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