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三没想那么多。
他想着横竖人家都来一趟了,正好把今年的公粮交上,然后把应该分给村民们的粮食分下去,就不用他再多跑一趟了。
书记们当然是双手双脚欢迎。
公社那边现在也缺粮食。
各处的受灾情况都不乐观,尽管公社那边有应对这种时候的粮仓,粮食也十分紧张,能多一点点粮食在这种时候都是好的,大柳树村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上交公粮,真的是非常了不得了。
叶老三好人做到底,不但上交了公粮,还让牛车帮着一路拉到了公社里,公社的领导们收了粮,听了书记们的汇报,十分的高兴。
“大柳树村生产队在这次自然灾难中表现突出,今年的先进生产称号就是他们的了,还有他们那个生产队队长,我专门给他写个介绍信,介绍给上头看看,看看他能不能被选上升个官的。”
叶老三做梦也想不到孙招娣置办的高粱米成了他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大柳树村的村民们越发感受到了他们村有叶老三这么个队长到底有多幸运。
其他村嫁过来的姑娘们在自家的生活稳定下来之后纷纷回娘家看了看,回家以后就直掉眼泪,她们村子那边,庄稼全死了,还有不少人因为去抢收庄稼滑到了,发生了踩踏事件,有受伤的,也有直接就没了的,那雨水那么大,土地那么泥泞不堪,鼻子嘴巴里进了泥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让人昏过去,大家都在抢收庄稼,没有人注意到这些人,等到大家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救了。
娘家那边没有粮,她们小家里面有粮食,那些女人们便拿了一些粮食给了娘家,这就被惦记上了。
一开始的时候,其他村子的人还多少有些粮食,没有为了粮食厚颜无耻到那种地步,等慢慢的过去了一个月,粮食越来越短缺,各种七大姑八大姨打秋风的事儿就层出不穷了起来,就连那种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走动的远房亲戚,都不知道从哪里蹦了出来,哭天喊地,有的还干脆把孩子送来了。
一开始,那些女人们没有太当回事儿,想着娘家那边有困难,她们家生活还过得去,那就帮衬一点儿,也就没有怎么拒绝,这给了那些人得寸进尺的机会,等又过了一个月的时候,她们的娘家人纷纷拖儿带女的过来往闺女这边一坐,就是不走了,打定了主意让女儿女婿养活他们大大小小好几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