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女儿撒着欢儿要出去,周母知道一时半会指望女儿把这些全学会了也不可能,可她也是没办法,女儿下乡时年纪还小,她也没想那么多,可谁料到,转头就被安排下乡了。这一走就是两年,该学的家务、掌家周念夏全然没有学。

要是女儿嫁在身边,这些掌家、为人媳的道理可以婚后慢慢教、慢慢学,可现在不是离得太远了嘛。只是到底也不愿闺女婚前最后几天日子过的闷闷不乐,对周念夏打的小算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放她出去了。

至于周大哥,则作为周家唯一露面的男人,去钱家应酬交际去了,还有顺带实地考察一下钱家条件和钱家人为人。若是有实在不好的,发现了现在后悔也来得及。他们还不知道,周念夏早已连结婚证都领了,要后悔怕得再离一次。

钱二一家没能回来,还有钱父并两兄弟、外加一大帮子的叔伯兄弟,周大哥光认识人都忙的够呛。不过,钱家作风清正也不怕人打听,周母听着周大哥讲述看到、听到的,也多少放下了提着的心。主席都说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钱家要是真有什么问题,能有这么多乡亲登门嘛,还不得有几个说算话的,由此也看出钱家人缘之好。

期间再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

匆匆三天时间一闪而过,周父到底没有赶过来,一家人遗憾可也无可奈何。

婚礼还是按照之前定的时间准日开始起来。

整场婚礼的仪式也很简单。随着鬼神之说的淡去,封建的拜天地也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面对主席的画像宣读誓言,由证婚人完成证婚可以了。

这天也是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碧空如洗,微风和煦带来一阵阵凉意。

早在清晨6点,知青院里就热热闹闹起来,墙上、窗户上都贴上了红双喜字。周母总指挥着,周念夏则待在自己房里梳妆打扮,等钱建军骑车过来接新娘。周母时而进来瞅两眼,几个女知青都聚在一块儿凑热闹。

是的,尽管钱家离知青点距离很近,走路也就不到10分钟的路,可一辆飞鸽牌自行车在村子里还是个稀罕物,能有一辆自行车作为婚车也是顶有面子的事了,所以钱建军过会来接亲时会骑着自行车过来,也在村民面前涨涨面子。

结婚这天嘛,不就图一个喜庆热闹。

到了早上8点,男方那边也陆陆续续安排起来,接亲的人和队伍、要带的物件、新郎装扮,一应有条不紊地准备好了后,大概也到了9点。因为距离实在太近,为了各项流程正点进行,作为新郎的钱建军还得带着迎亲队伍绕着村里转一圈再到知青点。

等到了知青点,知青点远门紧锁,从门后叽叽喳喳的声音不难听出,一群瞧热闹的人呢。一连塞了数个小红包,这门才算是开了。钱建军进了门,直直往周念夏所在的新娘房而去,此时周念夏和一众女知青也都在房间里等着了,周母和周大哥则在外面大厅等候。

接过新娘,来到正厅中,钱建军当众念了一段结婚宣言,再给周母和周大哥敬完茶后,周母又细细叮嘱再三,钱建军改口叫了周母一声妈,周母回了红包,这边的接亲仪式也就结束了,到了周念夏要出门子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