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经历过战场的人,见惯了死人,并不会因为死了个白李氏就有多么难过。

但白李氏最后的话,和白、李两家人的态度,却还是让他心里不太舒服。

白老三赔了李家五百文钱,总算是把人送走了。

白老三一家唉声叹气,拿草席把白李氏和孩子的尸首给裹了。

在大宣朝,棺材也不是什么人都买得起的。

一副树皮棺材,就要一百文钱,好点的柳木做的棺材,就至少要三两银子。

好些老人怕自己死后买不起棺材,从壮年以后就开始存钱,等快要死了,就把棺材本掏出来,买一副好棺材。而白李氏,显然是没这个钱的。

白老三家里只有一间主屋,白李氏死了,也不能一直放在屋子里。

于是白稻和白老三就带上锄头,去田里挖个坑把人埋了。

看到白老三一家这么快就把人埋了,看不过眼的村民们又开始议论纷纷。

实际上,在白塘村,也不止白老三一家这么gān的。

不过白李氏出事的时候,刘哥儿和瓦匠都在,一来一去,就把她的恶行给传扬了出去。

以至于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白邹氏是个苛待儿 媳的恶婆婆。

白老三父子埋完了人,垂头丧气的回到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