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盲眼画师 鸠枝 874 字 2024-03-08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条条罪状,看起来有理有据,皆是为了让张相废除变法,恢复旧制。

对此张相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至此司马先生与张相完全决裂,司马先生愤然请辞,隐居洛阳专心编纂史书。

熙宁六年的大旱成了某些人钻空子的开端。

那年大旱,路上的流民多得数都数不清,张梓淇他们自然也不是好过的,三个人能分一个馒头吃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了。

百姓难过,圣上自然大怒。

这时安上门监郑侠画了一副《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画面之凄惨让看者皆为之动容。

他告诉圣上,会有此种情景,皆是张相的变法所造成的,同时联合了一个道士,那道士神神叨叨作了一阵法,卦象显示罪魁祸首为张相,让圣上不由得警铃大作。

这时司马先生又上书《应诏言朝廷阙失状》,圣上开始对改革动摇,于是,终于在熙宁七年时罢相。

变法失败。

张相被废后,司马先生继任宰相,变法里所推行的法令基本被废除。

而张相,就来了这个穷山沟里当教书匠。

事情若是恰好断在这里,倒也算是不赖。

直到熙宁九年,张相因病去世。

这时任宰相的司马先生也不忘跳出来,对张相的一声来说道说道——“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

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但这些话还是像跟针般扎在张梓淇的心头。

直到现在,对于张相的评价,仍是这般,一片骂声,一切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