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网络上的舆论并未因为这个回复而平息下来。

不少体育圈的大v整理了一众负伤参赛的运动员名单,开始讨论是否应该鼓励运动员这种负伤参赛的精神。

正方表示,运动员要的就是这种拼搏无限、顽强奋进的体育精神,具备这种执着精神的运动员,才更有希望攀登上最高峰。

反方也很有道理,运动员应该为自己长期的运动生涯考虑,不要争一时之气,反而让自己陷入伤病缠身的状态,影响自身长久的成绩和透支未来的潜力。

论点双方的支持者一时之间在微博上争执不下,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了,每一年都能看到运动员负伤参赛的新闻,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无可幸免。

长时间重复、大量的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所要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于普通人,他们的每一个身体部位在训练中的使用损耗同样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带伤坚持训练、带伤参赛,似乎早已经成了运动员的标配,但也让不少运动员在退役后留下了一身难以治愈的伤病。

即便如此,也有一代代体育人,前赴后继,继续拼尽全力,攀登高峰。

这个话题里的正方和反方,大都是长期关注体育项目的体育爱好者,争论到最后,所有人都忍不住一阵唏嘘。

他们希望运动员们能更珍视自己的身体,也期待着运动员们能够拿下更好的成绩。

而这两个期待之间,似乎本身就是一个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