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版本被有心人描述得绘声绘色,十分精彩,如果确实不知内情,怕是要立刻信以为真。这日便有人在饮酒时特意提及此事,意为向萧岑求证。
但这说话之人,着实不会看人脸色,是个愣头青。他话音刚落,雅间内的空气便突然凝滞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客座上的人。
萧岑一手执筷,一手托腮,似是沉思,但实则都在观察着在座其他人的反应。
“钟兄,市井传闻,又岂能当真?”
“那难道贤弟就这么甘心......”
“远山贤弟,你久不在京中,不了解这楚临秋的为人。愚兄几个,可是清楚得很。”
“那便请钟兄详细说说,这楚临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萧岑听了方才的这些言论,瞳孔微缩,神色稍显怪异。他暗中思索,这几人家中父辈均在朝为官,平日里想必与楚临秋多有接触,对他的评价应该客观许多,不至于人云亦云。既然如此,那么便且听听他们会说些什么。
然令他大感失望的是,他们口中的楚临秋,竟全是个无恶不作、嚣张跋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人形象,逞凶斗狠、鞭笞仆人、当街纵马、御道乘车、自恃恩宠便全然不将皇室子放在眼里......所作所为简直罄竹难书。
“为此,御史台的老大人们,可没少在圣人跟前弹劾他。但他却依然我行我素,自视甚高,有一回居然当众与宰相大人大吵了一架。正因为他如此行径,才在朝中的人缘十分差劲,几乎没有人愿意与他为伍。”
“最重要的一点是,贤弟你可知,曾经英勇刚正的玄武卫,在他的带领下沦为了什么吗?”
“......”萧岑沉吟了许久,才谨慎道,“略有耳闻。”
“天子耳目,朝廷鹰犬。贤弟啊,”钟公子用两指夹着一根竹筷,不停地敲着他面前的桌沿,似乎想要以此相和,引起其他人的共鸣,“像他这般心术不正之人,如何才能配得上我们的大英雄?”
“配不上,配不上。”
“......”方才萧岑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正起劲的时候,早已自斟自饮了数杯,此时心中苦闷无处发泄,只想掀桌而起。但这钟公子却是一昧煽风点火,丝毫不顾及旁人的感受,使得萧岑不得不打断,“钟兄,你与这楚临秋有何过节?”
钟公子闻言愣住了,良久后才急切地说道,“并无。可是贤弟......”
“那他鞭笞下人,御道乘车可是你亲眼所见?”
“也不是......”
“既如此,还是少拿这些市井传闻来糊弄愚弟罢。”话音刚落,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凝固了,气氛霎时降到了冰点。可萧岑却恍若未觉,依旧低头凝视他手中小巧的银壶,半晌后悠悠叹道,“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