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卷的睫毛眨了眨,似乎是觉得月光太刺眼,转而将绢帛送至唇边,轻轻吻了一下。

良久,偌大的宫室里,响起少年微哑的声音:“寡人,甚念君。”

作者有话要说:《长短经》名字取自唐代赵蕤

其著作《反经》又名《长短经》,有小《资治通鉴》之称

赵蕤是李白的老师

第26章 壮士

三日后, 新郑。

嬴政一如往常早早地起了,腹中空空,正打算出去吃点东西, 却听见张良的敲门声:“魏兄,醒了吗?魏兄?”

嬴政披衣而起,受伤的那只手受到牵扯,他下意识皱了皱眉, 起身开门。

张良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口, 见到嬴政,喜道:“醒了啊?府上厨娘做了些点心, 送一点过来。”

“嗯。”嬴政转身想要回屋, 却被张良叫住:“魏兄,我带了个人过来啊。”

张良用手指了指左边,嬴政顺着他的指引看过去, 走廊角落里有个人站在楼梯口, 是个高高瘦瘦的男人。

那人看见他,朝他拱袖行了一礼。

张良忙朝那人招了招手:“来啊!过来!”

那人犹豫了一下才从阴影中走出,是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 青衫短冠,眼底略有一点黑眼圈, 消瘦清减,走过来时廊风吹起衣衫, 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

恍如隔世的重逢, 风度不减当年。嬴政端正神色,拱袖行了庄重的一礼:“韩非先生。”

韩非文文静静地垂着眸,双手拦住了嬴政,斯斯文文道:“怎好受此大礼, 都是朋友。”

他说话时轻轻柔柔,温润儒雅,比春风还要轻,眉目淡淡的,像是烟雨中的春山,总之是个非常平近易人的样子。

然而他笔下的言论,却是截然不同。那些儒家最为看重的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在他的笔下,都变成□□裸血淋淋的利害和算计,粉饰的面纱被揭开,露出的都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从未有人像韩非这般将人性本恶说得这么直白坦然、不动声色。[1]

一个将人性洞察得如此透彻的人,很难想象会是这样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然而又确实是的。

嬴政坚持向韩非行了一礼。

“折煞不才,公子有伤在身,先用餐吧。”韩非温和地笑了笑。

“先生请进。”嬴政抬手请韩非入内。

韩非礼貌地鞠了一礼,与嬴政一并入内。

身后提着食盒的张良大为不满:“不是,魏兄,你对韩非就这么客客气气,对我就跟小屁孩儿似的,为什么啊?不公平!”

嬴政与韩非对面坐下了,像使唤童子一样朝张良招了招手:“过来布菜。”

张良:“……”

张良不情不愿地走了过去,将饭菜一一摆好,嬴政扫了一眼:“没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