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唐谜 书自清 956 字 2024-03-01

景龙二年三月十二日, 醴泉坊张府。

“阿爹, 阿娘, 孩儿都准备好了。”一身白衣的小女孩, 看着不过六七岁模样,却小大人般跽坐于筵席上, 姿态端方,向一对青年夫妇肃谨地说话。

女孩的父亲, 长安城最出名的青年才俊, 凝着一双俊眉打量着自己的女儿, 心中不无担忧。小小年纪,菡儿的面庞就如此清澈秀美, 长大后, 定将颜动长安。到那时,怕不是要招致祸端。

“莲婢,你来。”年轻的美妇人, 淡泊娴静,眉目慈爱, 向着白衣女孩招手。

女孩不紧不慢地起身, 走至美妇人身旁, 再次扶裙跽坐而下,唤了一声:

“阿娘。”语气神态终于透出了几分孩子亲昵母亲的天真可爱。

“来,这个给你,你这孩子自小就招蚊虫,这个香囊要带好, 里面有岭南那里寄来的驱虫香。我听你爹说,国子监内树木葱郁,草木繁盛,怕是蚊虫也多。”

“谢谢阿娘。”莲婢接过香囊,仔细拴在了自己的腰带上。

“莲婢,阿爹叮嘱你几句。”张九龄开口道。张若菡立刻微调身躯,对着张九龄躬身听训。

“你能入国子监,是圣人的恩准,也是临淄王妃的请求,但归根结底,在于你自幼聪慧博识的名声。你要记住他们对你的欣赏,莫要负了期盼。但还有一个要求,在这之上,那就是一定要低调处事,张家是臣子,你的身份不比国子监中的那些皇亲国戚,老实安分是最重要的,受了委屈,也莫要像在家中一般随意发脾气,阿爹信你懂事,会有分寸。”

“喏,阿爹。”莲婢恭敬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