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叔青司继续说道:“票行的推行已经逐渐布往全国,如果真要调动,也不是做不到。不过臣认为,也无需调动票行里的钱,而是通过票行,进行另一种做法。”

大家都有些好奇了,不知道叔青司有什么办法。而这件事,是叔青司想了很久的事情,在票行成立推行的时候,他就已经有所想法了,但一直没有恰当的时机提出来。此时他灵光一闪,就想到了。

“叔大人就别卖关子了,快点说。”初玉尘说道。

叔青司忍不住微笑了起来,说道:“那便是借。”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甚至于有人忍不住惊骇地反问:“借?问谁借?谁来借?”

“朝廷向天下人借。”

如张松这般刻板的人,忍不住破口大骂,“什么东西?!朝廷竟然向百姓们借钱,我们这个国家,是要灭亡了吗?做出这样的事情,对得起列祖列宗吗?!荒唐!真是荒唐!”

不仅仅是张松,还有很多接受不了的官员,要么骂,要么在鄙夷。可叔青司接受着这些人的话语,依旧是平静的样子。

初玉尘不同于大臣,她饶有兴趣地看着叔青司,知道对方是个谨慎的性子,所以一定是有了想法,并且确切可行才会提出来,便好奇地问道:“哦?怎么借?”

“以高于票行利息的方式,向天下人借款。”叔青司缓缓道来,“票行的利息,是存一两银子,一个月涨两文。而我们朝廷的借款,和存票行的方式一样,不过是一个月涨三文,亦或是更高。不过需要规定多少时间后,借款者才能要求票行归还。”

“向百姓们借款这一种行为,臣姑且称之为国债。全国各大票行发放国债,说明购买方式。百姓们购买国债,可获得比存放票行更高的利息。如购买三个月的国债,那么利息则是三文一个月,购买者三个月后才能去票行把钱取回来,可称之为,卖掉了国债。”

初玉尘听得津津有味,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而且他原先说的是朝廷借钱,可变成是发放国债,瞬间就换了一种意思般,就连张松的脸色,都没那么难看了。

初玉尘问道:“叔大人怎么知道百姓们一定会购买?而朝廷发放的这些国债,又该如何偿还给百姓?”

叔青司说道:“因为利息,利息比寻常银行利息要高,若并不是急着要钱的百姓,购买也不足为奇。而且国债的主要群体,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商家。”

叔青司以前曾经和柳斐然说过,两个人就此还讨论过很多可能,柳斐然对于叔青司的想法是赞同的,而柳斐然赞同了的话,一般也代表着初玉尘也会赞同,所以叔青司并不担心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我朝在陛下的带领之下,日渐繁荣,朝廷的威信也是与日剧增,国债与票行对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购买国债,与存在票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