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皮毛大衣是极经典的单品,更因其价格高昂, 成为达官显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想要推出一款流行单品取代皮毛大衣的位置, 实非易事。
倘若操作不当,新单品还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在新单品的设计上,夏谨亭投注了许多心力,大体的思路是新品必须保暖实用, 取材环保,同时还要兼具时尚与美观。
他尝试将碎片化的想法整理成设计稿,结果却差强人意。
在事情陷入僵局时,一杯茶递到夏谨亭唇边。
夏谨亭就着顾阙的手喝了口茶, 疑惑地抬头:“这茶和平日里喝的不大一样。”
顾阙笑道:“能喝出区别来,还不算干昏头。”
夏谨亭脱力地靠在座垫上, 看着工作台上反复修改的稿件, 有些泄气。
“慢慢来,别给自己太大压力。”顾阙替他放松着脖颈,“今日这茶叫沱茶, 产自云南, 有明目安神功效。”
年前, 顾阙在云贵地区投资设厂,结交了当地的朋友龙双,此番龙双到海城来,便给顾阙带了这沱茶。
得知顾阙觅得心上人,龙双很是好奇,几次提议小聚。
顾阙寻了一空闲日子,领着夏谨亭一同到白云楼做东, 请龙双吃饭。
顾阙与夏谨亭在白云楼的包厢坐定,不多时,一名身着棉衣,头戴毛毡帽的男子在侍者的带领下推门而入。
“这是龙双,云贵地区的大茶商。”顾阙给夏谨亭介绍。
长期生活在高原,龙双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你就是夏谨亭?”
夏谨亭伸手道:“幸会。”
龙双触到夏谨亭手上的薄茧,有些吃惊:“你看起来,不像是……干活的人。”
龙双的汉语不大好,想表达的意思是夏谨亭看起来斯文秀气,像个读书人,可手上却有薄茧。
“我是个做衣服的。”夏谨亭用简单的汉语自我介绍。
龙双一下子明白过来:“做衣服,我知道,多亏了三爷在县城开设了洋纱纺织训练课,我们的婆娘才有事做。”
夏谨亭略有些吃惊地看向顾阙。
近年来,洋纱挤占国内市场,致使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没落,顾阙在开埠不久的云贵地区开设洋纱纺织训练课,给不少女性提供了学习和就业的机会。
紧接着,夏谨亭发现顾阙做的还不止这些,他还为云贵地区兴建了图书馆,更重新规划了县城的布局。
“三爷是咱们的大恩人。”龙双说着,举杯致意,“我敬你们!”
甜酒落肚,龙双的话渐渐多起来,他笑眯眯地看着顾阙和夏谨亭,赞许道:“真好,真般配。”
夏谨亭被夸得不好意思,眼神四处游荡着,最终落在了龙双手边的毛毡帽上。
毡是一种古老的织物,主要由羊毛制成,由于取材方便,常用于少数民族的服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