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凯霖横插一脚后,这样的情况更严重了。
宋凯霖是个惯会钻营的,见日里可劲儿地捧着周厚。
周厚裁一剪子衣服,宋凯霖能给他夸出花儿来,什么衣片光滑顺直、衣型笔挺立体,直把周厚夸得飘飘然。
周厚说想吃糕点,隔天宋凯霖就带着新鲜出炉的糕点来孝敬周厚。
更重要的是,宋凯霖没什么能耐,从不在业务上抢周厚的风头。
两相对比下,周厚看夏谨亭更不顺眼了。
这一日,组内考较针法,作为四功中的“手工”,针法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服装质量的好坏。
针法考较有难有易,简单的有定针、拱针,难的有扎针、锁针,一众学员都默默祈祷着,不要抽到难题。
夏谨亭从那竹签筒中抽出一根签子,签上写了仨字:“扎驳头”。
所谓“扎驳头“就是用扎针的方式使驳头形成自然弧面,翻折后不起翘。扎针的反面恰是驳头的面子,由于底面的线迹在下层,扎驳头时眼睛是无法预测针迹大小的,需要用手部的触觉控制针迹走向,难度颇高。
夏谨亭倒是十分淡定,经过这些日子的练习,夏谨亭的纳布功夫突飞猛进,他端坐于工作台前,坐姿挺拔,手腕灵活,飞快地穿针引线。
只见他将食指指尖垫衬于布料下方,稍有针刺感便迅速挑纱出针,确保针尖不会刺透驳头的面子。
这是所有针法中最难掌握的,夏谨亭却完成得游刃有余。
周厚在一旁看着,神色凝重,他本想用难题刁难夏谨亭,却没想到夏谨亭完成得颇为出色,如此一来,反倒显出夏谨亭的能耐。
不多时,夏谨亭便将驳头扎好了,一整个弧面自然服帖,昭示着夏谨亭出色的针法。
周厚阴沉着脸,从夏谨亭手中接过样衣套在身上,忽然,他“哎哟”一声,捂着脖子弯下腰来。
众人眼看着周厚伸手,从领口摸出一根手针,怒气冲冲质问夏谨亭:“你竟将针留样衣里,扎得我脖子出血,真是岂有此理!”
按照规矩,制衣师纳布时应将手针放在工作台右侧,随取随用,不可丢三落四,以免刺伤客人。
将手针遗落在衣物上导致客人受伤,这是大忌,是要被开除的。
这时,一直旁观的宋凯霖插话道:“唉,你怎么又将针落在衣服里,我提醒你几回了……”
周厚手捂着脖子,一迭声地控诉:“还好今日伤的是我,若伤到了客人,亦铭坊的名声都被你毁了!”
夏谨亭看着周厚与宋凯霖一唱一和,一眼便看穿这是个圈套。
夏谨亭早就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手针用毕马上插在针插上,哪里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过常用的针插,仔细点了上头的针数,不慌不忙地将针插呈交管事:“这根针不是我的,我针插上的每根针都记录在册,这种型号的手针我有三根,全都好好地插在针插上。”
周厚一听这话,立马蹦起来喝道:“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还冤枉你了?”
夏谨亭一把拽过周厚捂着伤口的手,掀开衣领看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