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以上有意科举的,每人每学期缴纳五十文钱即可,如果家中没有钱,也可以用粮食抵。
而学堂当中所有的桌椅板凳,以及教学用的书本,都是由刘洛尘购买。
这些孩子们如果想要将书本带回家,只能好好练字,然后自己抄书,否则古代的书本也是极其珍贵,价值不菲的。
在古代科举是个漫漫长路,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能够问鼎一甲二甲进士的,屈指可数,先别说这纸墨笔砚的费用颇高,就连赶考途中的路费,只怕一家人不吃不喝,对于穷困人家也是凑不齐的。
为了解决真正贫困的农家学子路费的问题,刘洛尘也特意成立了助学金,鼓励学堂中的孩子们积极参加科考,只要童生试过的人,就可以在助学金中领一笔钱,充做赶考的路费。
不过为了以防一些有心之人,借助基金谋取自己的利益,刘洛尘也特意定下了许多详细的规则,对于每一个在学堂领取助学金的农家学子,都会仔细调查,确定无误之后才会发放。
而附近几个村庄的村长,听到了这个信息都闻声而动,跑到刘家村来几次,跟刘家村村长套近乎,就希望自己家村中的娃娃,也能够到学堂读书,能够识文断字以后也能够有个好出路。
这十里八乡的多数都是沾亲带故的,刘村长也实在是不好推辞,只能厚着老脸,征询刘洛尘的意见。
刘洛尘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只不过外村的娃娃们八岁之前每,季度要向学堂交二十文钱,如果确定科举之后的提高班,要每季度交五十文钱。
虽然有些人对于刘洛尘这一决定颇有微词,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刘家村的娃娃们八岁之前读书都是不要钱的,他们外村的娃娃要钱,有人私下议论,谣传骗你故意坑骗百姓。
不过真正聪明的人对这个说法简直是唾之以鼻,早早的将自己家娃娃送到学堂之中,早些受启蒙,读书认字才是真的。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刘老爷将那么大的学堂盖起来,而且负责夫子们的工钱,他把真金白银的砸下去都没有说什么,自家娃娃也不过是一个季度交二十文钱罢了,就这些树修连一般夫子家的三分一都没有。
多数人都是理智的,那些占了便宜还卖乖的自然就不敢说话了,不过对于这些非议的声音,刘洛尘是丝毫不放在眼里的眼。
看着学堂中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而周围的几个乡镇更有闻讯而来,想上这边探查情况。
刘洛尘不由的头疼揉揉眉心,由于现有学堂规模有限,他只能下令学堂管事,只招收周围三个村庄,以及刘家村的孩子们开始启蒙读书,其他外人暂时就不接受了。
小慕曦如今已经壮实很疼了,小手小脚也十分有力,扶着东西可以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走两步。
小家伙自从上回会叫人之后,会说的话是越来越多了,然后就整日跟着熟悉的人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像只欢快的小鸟。
不过小慕曦最喜欢的,还是自己的爸爸和爹爹,好多日子没有看到刘洛尘了,一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回来,顿时向着归巢的小燕儿一般,眼睛贼亮的,就向刘洛尘怀里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