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在庶子们年满十二便安排他们成亲就封, 早早地打发走了, 皇庶女们到十二岁就指婚, 留到十五成亲去封地, 唯有嫡长女, 他是除了不舍还是不舍。

即使是天子,他也不能违背礼法制度。嫡长女成亲晚,多留了两年,已是让人侧目,如今大婚后还留在宫里, 便是太礼府都坐不住来劝谏了。

如果他只剩下这一个嫡女,他死后,她是断然没有活路的。一个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的人, 莫要说是当天子,当男人都觉耻辱。祖宗礼法, 他弃便弃了,将十万亲随军交给嫡长女, 马踏天下荡平天下公侯, 胜了, 万里江山由她来掌,败了,也算是没有坐以待毙,尽力了。

有了嫡子,姐弟相互守护,嫡女不必去走那条看不到胜算和生机的征伐之路。

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比起让她坐在朝堂之上议事,她更愿去冰上赶驴,更愿爬到房梁上躲着睡觉。

太子已立,往后这天下由太子来坐,这天子的担子由太子来挑。

裴曦很好,能让她过上她喜欢过的日子。

天子自我说服无数次,道理都明白,待定下嫡长女出宫的日子,老父亲的心仍跟被刀子剜了般。

太礼来呈单子,请天子过目,给长公主准备的开府事宜。

按制,长公主开府有五百披甲人,以及一千至三千两不等的金子作为安家费。

通常披甲人是从太卫府、太戍府里挑,天子看重长公主,亲自带着青鸾长公主从亲随军中挑的人。

天子钦定,太礼不好说什么。

剩下金子的事,太礼不用想,直接报的最高,三千两。

他跟随天子多年,自然知道长公主在天子心目中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