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老狐狸,刘瑞明是他的人,他却不表态。
右丞相是个和气佬,啥事都说好,基本以左丞相为马首是瞻。
皇帝问他:“爱卿怎么看?”
右丞相胖乎乎的,一脸圆润,“陛下,刘大人在兵部多年,肯定知道谁用得谁用不得。”
皇帝听了不大高兴,“他若是知道,就不会让刘谦去管神威弩。”
左丞相看了右丞相一眼,眼神阴沉。
殿内又议论起来。
右丞相道:“陛下,依臣看,百官选举,都是吏部挑人,或许交给吏部比较合适。”
这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就连皇帝也点点头。本来选举考核百官,都需要经过吏部,程序公正,谁也挑不出毛病。只是这样一来,兵部侍郎这个位置就不在刘瑞明的掌握之中了。
刘瑞明有点着急,在二皇子的暗示下,道:“陛下圣明,兵部侍郎位置非同小可,如今正在打战,如果派个什么都不懂的人管理兵部,恐怕不大合适。”
左丞相也道:“陛下,刘大人说得对。”
皇帝沉吟。
如今边关正和北戎对峙,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如果后勤跟不上,那会出大问题。
正拿不定主意,太子忽然道:“父皇,儿臣有个建议,既然决定不了,就让看守神威弩的几个副官竞选,由吏部派人监督考核,谁能胜出,便暂代兵部侍郎一职。”
太子提出的意见让众人都很意外,尤其是二皇子,他以为太子会趁机安插自己的手下,没想到却提出在副官里选举,也就是说,依旧在兵部旧人里选,而且提的是“暂代”兵部侍郎。
提议很公平,二皇子也道:“父皇,儿臣赞同太子的提议。”
两位皇子都开了口,其他人也连忙附和。
皇帝便同意了,然后派张聪调查神威弩失窃一事。
下了朝,二皇子在宫门前堵住太子,笑道:“皇弟,身体可还好?”
太子道:“谢二哥关心,最近恢复得不错。”
二皇子拍拍他的肩膀,一脸亲热,“注意保重身体啊。”
太子道:“一定,二哥也要保重。”
二皇子哈哈一笑,转身走下台阶。
一个声音在太子身后响起,“刘谦落马,兵部侍郎位置不受掌控,二皇子这下气死了。”
太子转头,微微颔首,“二叔。”
来人是当今皇帝的亲兄弟,平时吃喝玩乐,身上并无实职的安王爷,此人在朝堂上几乎就是个摆设。
安王爷年纪六十多岁,长相普通,一副被酒色掏空的模样,哈哈笑着道:“我胡说的,皇侄别往心里去。”
“二叔说笑了。”太子知道他在向自己示好,微笑回应。
安王爷和他闲聊两句,离开宫廷。
见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太子不再和任何官员谈话便疾步回东宫,刚进宫内,心腹太监小福子便迎上来道:“殿下,外边传了话进来。”
太子道:“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