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他们在山林里住了那么多年,早有一套娴熟的逮兔子方法,还有各种夹子,笼子等工具。肖遥在里头听的起劲,就有些坐不住了,下了床打开门,问周海权:我能跟你们一起去么?
你老实在床上躺着,周海权说,我跟郑大爷去碰碰运气。
肖遥只好又躺了回去,房间里没点蜡烛,有些暗,他昨天晚上被周海权吓得半夜没睡,这一回身上暖了,困意就浮了上来,不一会就睡着了,等到再醒过来的时候,周海权他们居然还没回来。
他摸了摸火炉旁的衣服,已经干了大半,他一瘸一拐地出了房间,见楚大爷坐在门口,拿了一个铁东西在钏玉米。肖遥走过去在旁边坐下,楚大爷说:起来啦。
嗯,肖遥拿了一根玉米就剥了起来,楚大爷说,你别弄了,你们城里人手嫩,别磨破了皮。
我弄慢点,肖遥一个粒子一个粒子地往下抠,现在外头都是机器直接放进去,和玉米芯一起打碎了,出来的就是玉米粒,我在杨树乡见过。
楚大爷笑着说:我们就种了一小块玉米,用手剥也快,冬天又没什么事干,用不着机器。
大爷,您平时会不会觉得无聊?
没电视,没手机,冬天下了雪,就坐在家里剥玉米,即便身边有个人,又能有多少话说,连个消遣都没有。肖遥觉得乡下的日子很寂寞,乡下的老人也都很可怜。他在杨树乡跟着去老乡家里的时候就发现了,那些穷苦的老人,每天基本都过着一样的生活,吃饱了就在家门口坐着,坐到吃饭,吃完再去坐着,然后天亮等天黑,有时候可能一天也遇不到几个人,说不了几句话,有些耳朵聋了,眼睛花了,见人就只乐呵呵地笑,他觉得很可怜。
楚大爷笑了笑,说:还好,可能是习惯了,我腿脚也不方便,年轻的时候可能坐不住,后来就习惯了。
您当初是怎么受的伤?
楚大爷就给他讲起了他以前当兵时候的事,这些事对肖遥来说太久远了,他只在电视里见过。楚大爷讲的详细,他听的也津津有味,外头雪好像更大了,鹅毛一样的大雪,讲完了,楚大爷看着外头,说:这两个人,怎么还没回来。
墙上有个老式的挂钟,已经不会响了,但表针还走着,肖遥扭头看了看,已经是中午的十二点半了,他都饿了。
于是他便站了起来,,准备去厨房做饭,瘸着腿刚出了门,就看见郑大爷和周海权回来了,俩人手里拎着野鸡野兔,竟然还有几条活蹦乱跳的鱼。
肖遥啊一声,惊喜地差点跑过去:收获这么大!
郑大爷笑着说:主要还是小周,我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呢,结果本事比我还大。
周海权笑着问肖遥:你要吃哪个?
肖遥说:都行。他都想吃,都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