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
王书平了解地点点头。
他也听说了这次蝗灾受害面积很大,估摸著再处理不好,粮食作物短缺那是轻的,饿殍遍野才是更可怕的事,毕竟这古代不像现代,受灾了有充足的粮食可供调节,而饿殍遍野过後,只怕还会引发流民暴动,他们的暴动,虽然在统治者眼里叫造反,但事实也是被逼而反,不得不反,毕竟左右是饿死,还不如反一反,看看能不能找条活路。
而现实不光造反这麽简单,一旦太平出现动乱,跟三国演义一样三足鼎立的西凤和射雕两国只怕会趁火打劫,到时,内忧外患,太平就会风雨飘摇了。
当然这些不光是王书平想到了,太平的百姓们也想到了,他的食客们前几天就在担心这些问题,众说纷纭,对太平颇多担心。
王书平因为是空降人士,对太平当然没有所谓祖国的情感,但是一想到一旦变成乱世他就更难生存了,再加上想到那些百姓面临蝗灾多麽可怜,也不由担心起来。
本来他还想著赵天枢或者朝廷有办法解决的,但听赵雪棠的口气,这个王朝历史上竟然没有过成功解决蝗灾的先例,所以怎能不担心?
可惜在现代时,他竟是从未看到过史书上常写的蝗灾爆发的情况,所以也不知道该怎麽处理,暗道看来只有等人走了,看看自己手机里可有穿越文里提到蝗灾怎麽处理的了。
当然,就算有,也不一定就真的有用。穿越文里虽然经常写各种资料,但也并不是每种东西都是实用的,有时候也会被作者自己编造的资料骗了,以为有用,结果等用了才发现原来那不是真的资料,而是作者自己杜撰的,比如有一次王书平因为天气热,想制些冰搞点冰镇饮品消暑,於是翻手机,发现一条方法,也没多想就用上了,结果折腾的他满头大汗,也没成功,这才想著这应该是作者杜撰的。
太平游记(今穿古)70
太平游记之三十:蝗灾(二)
其实赵天枢对阳州的在意远不止海贸那麽简单。
原来阳州附近有海岛,赵天枢此前在岛上偷偷练兵。毕竟麽,他要在陆地上练兵,没有一个地方好藏兵力,而且粮草兵饷之类非常不好弄。但在海岛上就不同了,一来,海里有无穷的海鲜,大军在粮草一时没运来时可以以海鲜为食,不至於饿死;二来,岛上藏兵,进可攻,退可守,万一将来事情失败,他还有个退路,不用担心被太子诛杀,那是他的一个退路点;三来,还可以实地练习,练习方法就是给海上商队充当保镖,护送他们抵抗海盗,一来可以保障海贸的收入,二来又锻炼了士兵,一举两得。
所以此时面临蝗灾,赵天枢才急的不得了,连本来打算绝不会因任何事耽搁拉拢王书平的计划也不得不被迫停了下来,整天呆在晋王府听取谋士的意见和前方的情报,以第一时间做出安排,免得落在太子之後,事实上,他已几天没睡一个囫囵觉了。
当然关於海岛藏兵的事干系重大,赵雪棠当然不能说与王书平听,所以只提了海贸之事。
王书平琢磨著给赵天枢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当然他不是为了赵天枢,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少受点苦以及为了自己安定的生活著想),这个想法赵雪棠自然不知,他虽然知道王书平有些本事,但也从没想过他能想出对付蝗灾的办法,所以这时候只是介绍了下赵天枢目前的情况,却没提让他帮忙的事。
与王书平交谈过後,赵雪棠便匆匆离开了,他也得参与晋王府的相关决议,提一点自己的看法,既然是支持赵天枢的,这种关键时刻自然不能马虎,毕竟失败的後果可是很严重的。
王书平看赵雪棠匆匆离开了,便打开手机,搜索文档,查找到提到蝗灾的地方,一一翻阅,看到有提到解决办法的,不管有没有用,都用纸一一摘录下来。
因为穿越小说下载的不少,所以提到蝗灾的地方自然也不少,王书平直抄了一下午才抄好,累的手都麻了,暗道还是原来的时代好啊,这些东西如果用电脑打的话,估计一个小时不到就打好了,哪像现在这样,还要用毛笔慢慢写,累死人。
抄好了,王书平正欲核对一下,看可有重复的,好一一理清,写成一个一个方案,让赵天枢到时候自己看采用哪一条,还没来得及弄,看冯九如来了,不得不暂时停下,接待冯九如。
却说冯九如知道王书平要在欢爱的时候跟自己亲密,伏晋鹏肯定受不了,毕竟男人都爱面子的,当著自己的面,情人跟别人勾眉搭眼,是个男人也受不了啊,所以冯九如那天的计策不过就是让王书平对他表现得亲密不已,进而让伏晋鹏因吃醋停止那个荒唐的提议罢了,显然,他的计策成功了,所以这几天冯九如那是相当的高兴,但只高兴了几天,看太子与手下整天愁眉不展,想不出整治蝗虫的方法,冯九如的那股高兴劲也就蔫了,毕竟这事儿也愁人,所以这两天冯九如虽然不像赵天枢那样因为事关切身利益所以完全没来,却也不是隔一天来一次,而是两三天才来一次(当然没来的日子自然便宜了伏晋鹏)。
原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