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游记之一:经济问题(二)
冯九如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样最好,你终於保住了书平酒楼,我本来还担心你三个月後会关门大吉哩。”
故作关心的话正中要害,戳的王书平心头发疼,要不是这厮逼的,他哪需要白天忙完了晚上还要忙啊,日哟,毛笔写字没电脑打字快,搞的他昨晚写到了将近子时才写好!
自那日冯九如铩羽而归後,却奇迹地没有生气,而是依旧每日来报到──显然是为了看三国演义。
随著三国演义的连载,剧情慢慢展开,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其中不少是喜欢关心国家大事所以对这类战争体裁很喜欢的文人士子,经常是边看边讨论,及至神人诸葛亮隆中对出山之後,食客数量大增,酒楼里天天爆满,比冯九如那边还热闹。
来酒楼里不吃饭反而霸占板凳总不像话,所以每人多多少少都会吃点,到後来发现书平酒楼的手艺虽然比九如酒楼差一点,但还能过得去,况且价格低廉些,於是便因小说而有了固定食客,这让王书平总算松了口气。
“诸葛亮真是用计出神入化啊!”王书平听著说书人在看了他的文章後,加以自己的语言组织,将一个纸面上有些僵硬的诸葛亮说的栩栩如生,不由入迷地赞道。
“他用计再出神入化,那也是你写的啊,是不是说你更厉害呢?”冯九如在他身边坐了下来,一边招呼小二上菜一边道。
王书平脸皮虽厚,但冯九如这话他也不好意思承领,只能打哈哈,道:“那是小说家言,真到了现实中,哪会像小说中那样厉害。”
这倒是真话,小说家的笔下能写出不世的英雄,但本人不一定就有那样的谋略了,要不然每一个厉害的权谋小说家都是厉害的“军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