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跟着少年穿过几条巷道。
沿街的建筑从富丽高阁变成低矮民居,再到土墙泥院,最后来到一所破破烂烂的茅草屋院前。
少年刚走进低矮残破的土墙,周围就有几个穿着同样朴素的邻居围上来,焦急朝他道:“小谢,你跑哪儿去了?你娘快不行了,赶快进屋看看去。”
谢家少年急忙奔入房中。
左邻右舍的大婶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发表感叹。陆续站在不远处,从她们的话语中,拼凑出少年的身世。
少年的母亲曾是一户高门豪族家的侍女,据说美若天仙,又从小跟着主人家识文断字,略有几分文才,当年曾小有名气。
那户主人家喜欢风雅的诗词歌赋,结识了不少文人名仕。少年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
少年的父亲满腹诗书,擅长吟诗作对,当年曾是名动京城的大才子,颇得豪族老爷赏识。于是豪族老爷将美貌侍女嫁他为妻,促成一段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
谢才子同多数文人一样,立志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可惜他空有满腹才情,擅长吟风弄月,却并无治/国之策。因此名气虽大,无奈屡试不第。
当朝皇帝不爱浮华辞藻,又常年同邻国交战,朝中官员要么是马上定乾坤的武将,要么是提笔安天下的文官,根本看不上那些只会写几首诗词的才子。
谢才子不能入朝为官,又没有别的本事另寻生计,靠着给豪族老爷当清客,赚取几两碎银。纵使名气不小,生活十分清贫。
又因屡试不第,郁郁寡欢,英年早逝之后留下一对孤儿寡母。
闻风不屑嗤笑:“凡界曾有不少这样的文人墨客,只懂诗词对仗不懂治国。让他们为官,恐怕连田地赋税都算不清楚。”
“他们却自负才华,总认为自己满腹经纶,是当权者不懂赏识。”
陆续漠然点头。□□之策和诗词才情是全然不同的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