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雨后春笋

诸如从芥子纳须弥的一次次暴涨中,一些学者认为‘点内空间’理论是正确的。‘点内空间’被看做数学中的空集,然后从数学延伸至物理,从而在‘无中生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无’的本质、性质和它既能突破变化又能缓慢变化的倾向有了崭新的概念。

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远在星际迷航宇宙观测半边银河系演化的霍吃也走上了自己的机器猫打造之路。

众所周知,机器猫的口袋是四维空间袋,这种技术在神舟文明其实已经可以实现,而机器猫的外形制造也并不难,所以困扰着霍吃多年其实是机器猫的穿梭时间能力。

于是在层出不穷的理论支持下,霍吃将目光投向时间与空间。一头钻进圈量子理论的大门,为神舟文明晋升之路添砖加瓦。圈量子理论认为,宇宙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破碎的,包括空间、时间都是由无数微小的‘积木’搭建而成。

就如同将一张平坦的白纸放大,便能看到平坦之下的凹凸不平纤维,然后继续放大,便可以看到无数在纸上散布的细菌。紧接着,再深入微观,不论纸张还是细菌,都由原子构成,然后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再着继续放大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隙,也就是空间,便会看到空间是一小块一小块组成的,每一块不可分割的空间里头便是一个引力子。时间亦然,它也不是连贯的,是一段一段无缝拼接而成的。

霍吃便将此作为打造机器猫四次元口袋的理论基础,同时将自己打造过程中的心得历程,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想到的新理论新想法,全部上传至太湖之光。

谷除此之外,更有学者通过对每次暴涨的瞬间的观测机制,提出‘负时间’概念,认为时间存在负数,同样也存在于‘点内空间’中。同时从这个概念延伸出,‘内点空间’存在某种正、负、虚、实数的缠结与交结机制。

同时,通过对负时间理论的确立,还将热力学与圈量子论、相对论、超弦论相互联系起来,试图论述庞家莱猜想的正确性。这帮学者认为,负时间与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排除熵可逆。既在不可逆过程中熵总是增加,在可逆过程中熵的变化为零。

对熵有新认知之后,另有部分学者将彼此不相关的正负、虚实空间中的循环运动、对称运动、无序运动等轨道运动联系起来,并用不可逆的概率统计的自旋运动,把这些运动轨道砸碎,然后将之统一整合,令其具有一种世界性、宇宙性,从而压倒时间。

在实验数据的冲刷下,各领域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神舟文明的知识底蕴本就非常厚,在新数据带来的新思想、新理论的冲击下,终于量变产生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