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真高兴啊,顾承报考的志愿是首都大学,凭他的分数,只要政审顺利通过,他一定可以拿到首都大学的通知书。
至于政审,周妙觉得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顾家成分已经解决,且顾承平日里在队里的表现也很好。
二人回了家,将这好消息告诉姜桂花和周志兴,听到顾承考了496分,姜桂花两口子都惊了!
他们也高兴啊,顾承这么优秀,摘掉帽子后,顾承将来会越来越好的。
一家人生活照旧,都在努力奋斗,忙碌着自己的事业。
周妙除却做家教以外,打听了附近的几家小学招生情况。
外地学生要来这里上学,那就得借读,借读费挺高,一个学期要六十块,还要交学杂费,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是学生入学前要进行一次考试,如果分数很低,学校是不收的。
对于周小蛋的学习成绩,周妙还是有信心的,除却这些,周妙还打听了一下首都几家医院,有没有能治疗如顾曼曼这种情况的。
周妙记得七十年代末的时期,由于有不少制药厂建立,药物供应也不在紧张,医疗设备和医生也都多起来,加上这里是首都,应该会有好消息。
结果还真有,有两家医院都有针对顾曼曼这种情况的医生,而且周妙当家教一家的学生母亲就在首都医院当护士,她还主动帮周妙询问,打听到一位医生较为擅长儿童智力问题的病症。
周妙回去就跟顾承说了这事,顾承听了紧抿着唇,忽然抱住了周妙。
周妙靠在顾承身前,抬手拍了拍顾承的背,说:“怎么了?你不开心吗?”
“开心。”顾承声音沙哑,低声说:“我就是觉得自从有了妙妙后,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默了一瞬,顾承哑声说:“妙妙,谢谢你。”
周妙弯唇笑起来,她说:“那是当然啊,因为你本来就很优秀。”
顾承缓缓坐直身子,垂眸深深望着周妙,喉头滑动了几下,掌心轻轻抚着周妙的脸,声音低哑又温柔:“妙妙,其实我从小到大,都没有什么好事。”
爸妈死的早,大伯一家自私自利,身边只有奶奶和一个妹妹,家里过的困难,生活穷困,他只能靠自己,不管受多少屈辱和苦难,顾承都是咬着牙坚持过来的。
经历过太多痛苦磨难,他的性子变的凉薄,但自从遇到周妙,很多事都变了,包括他。
“我可真幸运。”顾承低声呢喃。
周妙安抚的拍了拍顾承的背:“阿承,我们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顾承笑了笑,说:“嗯。”
八月中旬,顾承收到了首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代表着顾承终于可以像其他学生一样,可以进入大学,步入不同的人生,迈入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