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帝想了想,也同意了他的观点,其余人听了他的话,都有些沉默起来,明宣帝抬眼看那一直不曾说话的镇远侯,微微皱眉又松开,沉声询问道:“镇远侯,这事你怎么看?”
“臣同意言将军的看法,”镇远侯垂首道:“东临此次来者不善,不会轻易退兵。”
林翰海等人皱眉,也觉得言正说的对,但考虑到了国库、粮草问题还有领兵人选不定之后,几人还是不太赞同即时迎战,几人在勤政殿商议了一整晚,第二日天刚刚亮时才商讨出办法,就是,可以先行派人去合谈,试探东临的态度,尽量多拖延些时日,同时趁机派人去拉拢东临和夏启边境地区的周边小国,夏启这边也开始集结兵力、粮草,等待时机。
东临因血煞之气沉寂的这些年,东临边境大军的首领镇远侯被调回了京城,如今那边大军群龙无首,明宣帝看向言正,问他敢不敢接这个位置。
言正早被夏侯灵渊知会过,此番身上豪情肆起,他拱了拱手,声音铿锵有力:“臣领命。”
然后就是讨论行驶周边小国的人,这人不但要能胆大还要有谋略,明宣帝本是要萧肃去的,但想到即将到来的宴会,萧肃他还有重用,而其余大臣推荐的他亦是不满意,就在这时言正上前推荐他手下的两人方瑞和董森。
他仔细介绍了两人后,明宣帝大喜,觉得这二人可担此大任。
十一月初始,寒风凛冽,宴会近在眼前,言正却要动身前往东北边境,在此期间,朝廷派过去合谈的官员虽进了东临的军帐却什么也没谈拢,只一日就被赶了回来,边境如今情势危急,东临短短几日已经攻下了一座城池,下一座城池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言正赶过去。
借此机会,明宣帝也暗中逼压镇远侯要东北边境长风卫的兵符从他手中夺回来,却每每被镇远侯装傻充楞糊弄掉,明宣帝虽气的倒仰,却也忍住不与镇远侯撕破脸。
言正此番前往亦是有替代镇远侯的意思,当年跟随镇远侯的兵士如今也是年老,这场战争也是把镇远侯从青年一代兵士心中抹掉的机会。明宣帝给了言正一个盛大的送行礼,高头大马上,言正顾盼飞扬,一身袍子迎风猎猎作响,英姿勃发的少年情景令明宣帝又是一阵大笑,朗声夸了一句:少年英雄当如此。
十万大军飞速前行,行至中途,方瑞和董森秘密带领一批千人卫队与大军分道,先行一步朝着周边小国而去,此次大军的监军是一位中年将领,属于镇远侯的麾下,因为长风卫毕竟一直归属于镇远侯麾下,所以明宣帝和言正都同意他跟上来,以便能及时了解长风卫的情况。
监军见方瑞和董森两人带兵离开也没有疑惑,他二人的任务虽是秘密,但言正对他却是没有隐瞒,而在此之前,镇远侯也同他说过拉拢周边小国的事,但他不知道的是,方瑞和董森一行人行了一日后又秘密分成了两批,方瑞带领八百多人继续前行,而董森则是率领剩下的一百多人秘密的又返回了夏启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