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语儿察觉她的情绪,有稍微为他解释。
当年,母亲死了之后,父亲赶了回来,那时祖父的身子也不大好,逼父亲在榻前答应一定娶韦氏进门,祖父这才合的眼。
父亲这个人一诺千金,出了孝便真的娶了继母进门。尔后他又收到了军令。
父亲本想带语儿走的,奈何那时女儿真的太小,身子也很是虚弱,他这才放弃。
这样看来,他是真的有想过应语儿一点的。同时也更加验证这个逆子实在处事不够成熟。他一诺千金?难道他对应语儿的母亲就没有过恩爱一生的承诺?
是这个时代的大男人主义让应将军考虑不到这一层了。他能想着带女儿走,就不能想着养着她的身子,让人多加呵护吗?
他大抵是不能的。
哪怕他做到其中一点,应语儿到最后都不至于惨死宫中。
但对于国家而言,他没有任何过错。这是一位一生奉献给国家的铮铮铁汉。他极富政治敏-感,拼起命来谁都没有他奋不顾身,身上的伤是层层叠叠,不曾听他喊过一声疼。
他忠诚、果敢、正直、可靠,拼死完成任务,无疑是个好下属、好领导、好将军。
但他从不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
而后者也确实远比工作来得难。
这是一位工作态度值得尊敬的同事,应有语这么想着,挤出了几滴泪,带着应语儿的真情实感和自己被熏坏的嗅觉:“爹爹,您辛苦了。快坐下吧。可在皇上那用过膳了?”自己位列中宫,但既然是私下会见,以父女相称合宜。
应朝天愣了。
他这一路上听得最多的便是自己女儿的事迹,当今应家皇后是如何的善待子民,如何的宽厚仁慈,如何的佛面慈心,具体肯定是管着百姓吃饱穿暖。可光看见成果,谁也不敢提如何操作的不是,这里面一个不小心盖过前头的那几位,可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