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事人完全没有被影响的模样,该吃吃该喝喝,还能特别有闲心地上网欣赏那些人跳脚却又打不到自己的模样。
没办法,萧宅这里的安保贼好。
在萧晨旭放出名单后,虽然已经将真名掩去,但架不住吹毛求疵的网友们想找出萧晨旭给自己洗白的锤,纷纷一个一个去求证。
而求证的结果自然是……前后没有矛盾之处,顺着蛛丝马迹扒皮过去,最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进入那场钢琴比赛决赛的,几乎都是国内有头有脸的人家,甚至像萧晨旭这样家里就是音乐器材相关产业的也不在少数。
音乐相关的比赛,考核的无非就是技术,气场,以及气质。想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仅仅有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名师,还需要家长给予大量的资源。说难听些,没有哪个人身上的所谓“气质”“灵气”不是用资源砸出来的。
“受害者有罪论”一直是被批判的论调。但不得不承认,想要推翻一个事件的既定认知,让受害者无法成为“完美受害者”确实是个好用的手段。
就比如萧晨旭现在所做的这般。
“这个是必然的结果。”萧晨旭道,“那般家境的孩子,对于这种比赛的调调清楚着呢!更何况这次成绩不好还能去参加另外的比赛。他们最不缺的就是这种时间和精力。反而是成绩高不成低不就,想要借这类比赛翻身又郁郁不得志的那一批人意见最大。”
萧晨旭要的不是把自己洗白白,而是去打击这批人相信的某些“既定事实”。只要有一部分人对那位树洞者产生质疑,产生疑惑,萧晨旭的目的就达到了。
做完这些前期准备,萧晨旭就像是给高强度训练后的自己找乐子那般,时不时发点动态撩拨一下这些网友,每次都让他们气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