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刘恪非也跟着道:“铭恩,你跟长才新远的心意,我跟依一领了,我们现在有将近十盒罐头,够吃一段时间的了。”

三个人见夫妻俩不是客气,便将罐头放回口袋,又说了几句话回去了。

两人进了掩体,张依一感动的不行:“没想到,张铭恩这样对我,他这是真把我当妹妹了!”

“一个苹果就感动了?我这么疼你,也没见你感动成这样?”刘恪非只觉得心里酸得厉害,看见她对张铭恩笑,他心里就不舒坦。

“这能一样吗?他是外人,没有义务对我好。你是我丈夫,是我儿子的爸爸,你对我好是应该的!”张依一嗔了他一眼。

瞧这飞醋吃的,牙都快酸掉了!

刘恪非心情大好,“那是,我是你丈夫,他是外人!”

张依一心中暗笑,也不拆穿他,由着他为自己洗脚,又照顾她洗漱好睡下。

第二天,军部派了一辆吉普车过来,接她去军部,防守榆峰山、箭滩等地的师团,派了宣传干事过来,跟她学英语喊话。

军里的英语翻译在上甘岭战役中对敌军喊话,被炮弹崩伤,送去后方医院了,这才把她这个孕妇派上阵。

英语喊话也是随着战时变化而改变的,英语翻译以前教给大家的哪些,“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举起手来”、“不许动”,这些句子继续适用。

现在是反登陆作战准备时期,对美军的喊话内容增加了“这里不是仁川!”“要和平,不要战争!”“感恩节,你吃火鸡了吗?”

六七个宣传干事都没学过英语,不会音标,这边教会他们,那边转头就忘。没办法,张依一跟前面的翻译们学了一招,用中文音译。好在这些干事都有文化,用中文音译后,马上就懂了。多次练习以后,发音也越来越标准了。

中午饭是在军部吃的,炊事员给她做了一碗香软的鸡蛋羹,干部处的一个女干事,还给了她一斤多毛线,让她给孩子织毛衣。

“甘大姐,我不能要你们的东西!”张依一连连摆手。

这时候,毛线可是好东西,大家都不富裕,这一斤多毛线可要花去甘干事不少津贴。她跟刘恪非又不缺钱,哪能占人便宜。再说,她也不会织毛衣啊。

甘干事却是实心实意的要给她:“这个孩子,可是咱们军在朝鲜战场上出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咱们整个军的孩子,大姐没有好东西,这毛线算是送给孩子的见面礼。”

“甘大姐,太谢谢你了,可我不会织毛衣啊!”张依一没办法,只得实话实说。裁衣服做衣服她倒是会,织毛衣她实在不擅长。

“这样吧,等我织好了送给孩子。”甘干事热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