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天中午,老赵家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不少闲得无聊想要看热闹的人挣扎一番,就从暖烘烘地被窝里钻了出来,掀开一点窗户缝,竖着耳朵凝着双眸或听或看。
“爹,不是俺们嫌弃银花,可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银花回娘家,我这个当嫂子的咋说也不至于撵人。可你看看,这拖儿带女的,一住就是两个来月,眼下可还在闹饥荒呢,咋说就能这么回娘家白吃白住的?”
赵家二嫂子是爱笑的,话说得脆生生,脸上都是带着笑,可一双眼睛却骨碌碌绕着赵银花打转,一副想要从赵银花身上弄点好处的样子显露无疑。
赵家大嫂却是硬邦邦的,没弟妹软乎,此时拉长个脸直接对赵母说:“娘,家里有多少粮食你也知道,不说可怜你几个儿子,好歹也想想你几个孙子。”
旁边赵银花的两个哥哥坐着没说话,可就这个态度就足够表明了他们的想法跟立场。
赵家大嫂的三个儿子更是挤到赵母身边,嚷嚷着让奶奶赶紧把姑姑撵走,不准姑姑抢他们肉吃。
赵银花抱着小儿子背着大女儿,眼泪花子在眼眶里直打转,可屋里这些人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因为他们对赵银花的本性可了解得很,知道她惯爱做这样的姿态,别的不说,就赵银花的两个哥哥,没少因为赵银花这个习惯败坏了名声。
再说了,他们能忍到现在,自觉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从赵银花回来大岗屯,已经快两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