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哪怕是张大海再有本事,可像自行车这种硬通货中的奢侈品,他也是没办法弄来的。

无论哪个年代,男人对车,总是情有独钟了。

不过想到除了票,还要一百多块钱,赵三明再想要,也只能叹口气,转而问青梅:“咱们家也用不上自行车,要不然这个票咱们转手卖出去?怎么说也能卖个三四百块钱。”

三四百块钱,已经是笔大金额了。

对于一个月有五十块钱固定工资的青梅来说,也得有半年多不吃不喝才能攒够。

青梅自然看见了赵三明有多喜欢这张票,想了想两个地窖里堆积的粮食,再想一想赵三明时不时就要出去淘换东西回来,青梅迟疑开口:“这个票能留多久?家里还有多少钱?如果够买的话,你就去买回来吧。”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可青梅也听说过这年代的东西质量都很过关。

就像是自行车,她在二零一几年上初中的时候都看见有人在网上拍卖自家永久牌老古董自行车。

青梅毕竟是在那样一个环境里长大的,消费观念还是跟这里的人不一样。

在青梅看来,既然东西是个可以长久使用的物件,那买了肯定比换成钱搁置在家更有价值。

其实主要也是现在粮食根本就买不到了,加上家里存粮也不老少,都够他们一家三口吃两三年了。所以在钱上面,青梅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赵三明没想到青梅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瞪圆了眼睛一时没能反应过来,整个人傻愣愣地看着青梅。

狗子在旁边好奇地翻看花花绿绿的票,对于啥自行车根本就不懂,因为他从小长到现在,还从来没见到过自行车。

等赵三明终于反应过来了,蹲着的腿突然弹了一下,没能弹着站起来,反而一屁股坐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