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陪嫁的金子惠儿出了另外的一半,献后出了一万金,渠梁出了一万金,另外还有其他王宫贵胄送的礼物和钱,凑了15万金。金器、玉器、饰布料,各种珍贵的摆件、瓷器和家具等共有百车。陪嫁的奴仆共666人。在楚国的庄子一个,丝绸店一家,饰店一家,粮店一家。另外还有2o匹宝马。特制的箱车。

陪嫁当中的珍宝,除了楚国送来的碧玉马什么的都带上了,秦国这里也出了1o件珍宝,一件就是青玉的凤冠,用了金累丝金凤9只,珍珠1oo多颗,各种宝石上百颗,其中最大的一颗红宝石晶莹剔透,有鸽子蛋那么大。另外,有个最大的珍宝,是长一米二,宽一米的玉石山水,这里可以放水,那水会从假山上留下,来回的循环。这件摆件不仅涉及巧妙,而且,还玉石的料子也是极品。

还有一件宝物,就是青玉陪嫁的一对儿宝剑。此外还有金丝宝船,水晶帆船,双面绣的屏风,还有就是镜子,一面穿衣镜,一面梳妆镜,一面手把镜。这么多的嫁妆,青玉和献后都很感激惠儿,这当中肯定是惠儿添了不少。

临行前,惠儿也把妞妞叫回来,尽量的陪着她。献后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和女儿说的都是处世良言,惠儿只说,出嫁了,就是楚国的媳妇,想娘家可以,但不要因为娘家坏了夫妻情分。若是打仗,千万别掺和。青玉抓着惠儿的手,眼泪哗啦哗啦的掉,临走前,惠儿给小姑子准备了单独的礼物,非常逼真的避火图,还有怀孕方法,这个学校也有教。这个时代的人开放,若是有宠爱的话,日子能好过一点。现在楚国的情形青玉也是知道的。

要送走唯一的妹妹,渠梁也是很心痛的,但是没有办法,这是作为一国公主和公子的宿命。惠儿难免会想到自己的女儿。晚上惠儿准备了好吃的,一家人做在特制的圆桌上吃火锅,大人们都喝了不少,等回到住处,渠梁也有些醉了,倒是惠儿很是清醒,对渠梁说道,

“我觉得,秦国应该先做就修史书,不仅记载君王所做的事情,对于王室成员也应该有记载,比如,你的妻子是谁,来自哪里,生了几个孩子。公子娶了谁,做了什么有益于国家或者犯罪的事情。公主们出嫁也记录,最好还要留下画像,以供后人瞻仰。纪年的话,你选一个年号,什么天干地支的,你继位的哪一年就是第一年,月份、日期也应该记录,孩子是谁生的,生日是多少,记录这么一年一年的排下去,最好把朝臣、把国家大事,比如水灾雪灾的什么,都记录下来。这对后世的意义是很大的。”

渠梁听了惠儿的话,就陷入了沉思,惠儿心情不好,她实在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历史的尘埃,明明是好姑娘,为国献身,而不说后世如何,就是当朝怕是也没有人记得这个公主,将来是生是死,怎么死的,都没了消息。而且,谁都知道,即使秦国的公主在楚国受气了,被欺负了,秦国也是不可能为她出头的。而如果两国打仗,作为秦国公主,在后宫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也只有在打过了之后,坐下来何谈的时候,公主会被提起来,但不管是什么情况,外嫁都不是一个好出路。但愿青玉能有造化。

惠儿在那边准备的店铺和庄子,就是怕她吃穿用度不好,而这么多的金银饰,珍宝宝贝,那么多的黄金,就是让她过的好一些。至少有事情的话,不会孤立无援。反正如果是妞妞的话,惠儿绝对会帮助自己的女儿的。

六十三 秦公主的底气

渠梁又一次见卫鞅了,这是最新情报,头两次见面,卫鞅的政见没有得到渠梁的认可,所以他说通了渠梁身边的大监,也就是景监,再一次求见秦君,这一次的政见明显是对了渠梁的胃口了,两个人关在书房研究得一天一夜都没有睡了,饭也不好好吃。

最为关心渠梁饮食起居的惠儿赶紧做好了卷饼,也就是蒸好的博饼,里面放了惠儿做的熏肉和蔬菜,还有好吃的酱,加上葱和豆芽、土豆丝就行了。另外又准备了鸡汤,加入了笋干,味道绝对好,惠儿自己留下一份,另外两份就用罐子装好了,再加上食盒,分别给渠梁和献后送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