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题外话------

我们老家还真是这样制作红薯粉的,传统工艺,耗时费力,可是东西是真好。出门多年,还怀念这种传统工艺粉面做的凉粉和粉丝,那是真劲道好吃有弹性,Q弹的那种哦。

第六十六章 可怜母亲(二更)

杨百花这边仔细看着粉丝制作过程,甄喜把熟了的粉丝,放在了冷水里过一遍,便听顾相思的吩咐,搭起来晾晒,一会儿就做猪肉炖粉条招待客人。

“婶子你也看到了,这种是比较细长的粉条,为了区分开,这种就叫细粉。还有宽条较短的叫粉条,这个暂时没有合适的漏勺,就不好弄了,咱们今儿先尝尝这种细粉儿。”顾相思为她们娘俩仔细解释着,让她们记住这些步骤,毕竟她月份大了,康乾太子余党又是无处不在,西陵滟是绝对不可能让她离开西兰城去上河村指导大家下细粉儿的。

她这回也只是人西贺国百姓自由选择,就好比去年朝廷拨发的玉米和红薯,也是随大家去,想种就种,不想种也不勉qiáng。

至于谁能在今年这个冬季大赚第一桶金,就看谁的胆子够大了。

毕竟,打粉这种事,是又累又最终收的粉面比较少,这些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百姓,很少有人敢冒这个险。

比如当初现代,出现磷化肥时,许多百姓都不信,老人更骂骂咧咧的说,往年上那么多大粪收成都不见多高,这一小袋东西,咋可能有这么好用?

当初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信的果然高产了,不信的,就是错失很多利益。

这个新物产推广更是如此,第一批人,第一年新食物推出,大家总会因为图新鲜,再贵也有人凑热闹买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