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百姓赞誉他救万民于水火,朝中汉臣敬他是汉吏骄子(2)。
成为武英殿大学士后,身份上与纳兰明珠齐平的吴正治,与王熙一样如同哼哈二将,一个盯着索额图,一个盯着纳兰明珠。
二人私底下关系不错,也正是如此,吴正治有幸拜读到太子殿下的“杰作”。
吴正治刚正不阿体现在他的追求实务上,从翰林院学士到布政使,屡次升迁位比宰相,六十五岁的吴正治属于不提出告老还乡,则康熙会一直留着他的那种珍贵老毛驴。
他很中肯地告诉王熙:“这书倒是很实用,若太子殿下所写皆是真的,还真能促进大清养猪的大发展。”
王熙为难道:“可太子写这些,实在有辱斯文。”这要是传出去,太子殿下的面子往哪儿搁?
其实,索额图也是不赞成将这书给修订成可刊印之物印刷出去的,有了一个鹅相不够,再出一个养猪太子,那画面索额图想一想都感觉到窒息。
“于国有利,于民有利之事,岂能因些许名誉而弃之不顾?”吴正治横着眉。
索额图为了阻止这本书印上胤礽的名字,给胤礽留下不好的印刻,提议上奏皇上。
皇上一定不会让太子殿下名誉受损!
吴正治斩钉截铁道:“好,就由我将这书带去给皇上。”
瞅他捧着书那如获至宝的模样,索额图的额头挑了挑,不好的预感愈发强烈。
他心中不安,唯恐吴正治这东西真说服皇上将这书给刊印了,也跟着去了康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