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道听闻这种操作后简直大开眼界。

惊了。

更有意思的在后面。

罗斯柴尔德的第五子,内森·罗斯柴尔德的弟弟詹姆斯·罗斯柴尔德,和如今的普鲁士首相俾麦斯是紧密的情同父子关系,拥有着长久的金钱联系。

——当然,这点情谊在政治意向不同……几年前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战争中俾麦斯要求普鲁士国王放弃手边可以吞并的奥地利王国而改为签订和约驱逐奥地利后,也剩不下多少了。

因为曾经强大的奥地利王国也是罗斯柴尔德的发家地,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次子所罗门·罗斯柴尔德统领的金融王国。

出于之前的交情,一向铁血作风的普鲁士首相在唾手可得的胜果前选择了放弃,从而给予了未来“奥匈帝国”合并后成立崛起的机会。

……这件事也被普鲁士的国王——不久后的德国国王记录进了历史之中,以表示自己的无可奈何与无辜。

在发展主业保险业银行事业的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进行四处投资,从巴西政治到美洲经济,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

像军火业这种暴利的产业,虽没有直接参与,暗地的勾连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说到底,欧洲的经济流转,无论如何也避不开这个家族的耳目。

经济流通上有风吹草动,必先比当事人还要早收到消息。

虽然在1863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宣布了在那不勒斯事业的退出。

——因为新的意大利统一政府不是他们原先受支持的政府。

但尽管如此宣告,如果说他们把多年的布置一同撤走,那也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比如说,这次,势力膨胀扩张的彭格列家族在军武支出上的衰减。

比如说,胡二道这次的应邀……

虽然说普奥战争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立场有些偏移,但事实上……不可否认一个事实……

战争,才是发财的最好机会。

……不论是支持几个国家,还是顺道贩卖物资。

无论哪方因为战争消耗向银行借贷——一个国家的单子往往都是大单子,最终赢家都是银行。

于是这次的普法战争,罗斯柴尔德们相当乐见其成。

只要经济控制权在他们手上,无论是什么国家都好。

谁来制定法律都无所谓。

从受人鄙视的放贷“银行家”(还是欧洲人自古不顺眼的犹太人)到人人尊敬的“国际银行家”,这个家族自有其扩张和生存之道……就像他们那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

“你好,罗斯先生。”

“你好。”

“二道先生比我想象中年轻,要不是莱昂内尔先生介绍,我可想不到和诺贝尔公司一样创造性地生产出新型武器的幽灵公司的幕后老板会是你这样一个毛头小子。”

三年前,瑞典武器家诺贝尔的炸.药在英国获得了专利,不久之后,诺贝尔公司就在欧洲大地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