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自战国时便设有此职,职责是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韩信不禁大喜,他觉得离自己的志向,又近了一步。
其实并非是韩信缺乏武勇。虽然他的个人战力一般,交战时,也尽量不冲锋在前,退兵时,虽然不是第一个逃跑,但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但他留着性命,不是因为胆怯,却是因为他自认为,自己能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名将。
他的确出身没落贵族旁支,父母又死得早,很难自证身世,因此不能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在军中获取较高的职位。但家中的藏书,尤其是兵书,韩信烂熟于心,对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更是多次自己在沙地上推演。
他不知道,为何项羽会将他调为郎中,但这个职位,正好有着“建议、顾问”之责。
作者有话要说:请大家收藏一下文文,么么哒
感谢在2019-12-03 06:00:06~2019-12-06 20:52: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蔣丞顾飞是信仰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o^)/~ 10瓶;蔣丞顾飞是信仰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不知何时,韩信才沉沉睡去,而天刚一蒙蒙亮,他便醒了,在榻上又躺了一会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知道自己已无法入睡,便挣扎着坐了起来,倚在榻上,右手习惯性地抚向左胸。这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他已经很久没有心悸的感觉了。
他的体质并不好,少年时,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他又不屑经商,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好不时到远亲近邻家里蹭饭。然而,饭也不是那么好蹭的,往往蹭了几顿,主人家就给他脸色看,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去。他在十分饥饿,或疲累时,往往会心悸,要缓好一阵子才好。幸好,后来衣食无忧,他的体质也随之变好了。
韩信匆匆洗漱一番,又吃完早饭,便吩咐贴身侍卫阿忠去请谋士蒯彻、齐国相李左车,前来商议与项羽会盟一事。
李左车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被赵王歇封为广武君。两年前,韩信与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国当时的统帅是成安君陈余,率数万大军屯兵太行山井陉口。李左车向陈余建议,韩信军粮草转运困难,士卒饥疲,而且井陉地形狭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严守,就可以万无一失。另外,李左车自请率兵三万,从小路绕到韩信军后,断其粮草,不料陈余不听,坚持和韩信军决战,终于大败。
此战后,韩信下令,军中不得斩杀李左车,有能生擒者,赏千金。果然,李左车被生擒,送到韩信账下,韩信立刻为他松绑,以对待老师的礼节相待,向他请教破燕、齐的策略。李左车被韩信的诚意感动,建议他抚恤赵国百姓,派人以兵威说降燕国齐国,齐燕可定。韩信采纳了他的建议,燕国果然不战而降。
刘邦封他为齐王后,韩信便拜李左车为齐国相。
很快,蒯彻、李左车两人便联袂而来。由于李左车并未出席昨日的宴会,韩信便把自己答应与项羽会盟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左车一边听,一边皱眉,道:“我真看不出,为何项王坚持当面会盟?无论是大王,还是项王,都没有此时轻出的理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