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想象中实在太不一样了。

因此她忍不住小小地惊呼一声。

“你就是达芬奇先生……”

“虽然和想象中不太一样,但是,怎么说呢……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玛修眸光闪亮,俨然是小迷妹的样子,握拳道。

而莱昂纳多·达·芬奇,他在注意到玛修以后,眼前一亮,开口后的第一句话却是:“这位美丽的小姐,我可以为你画一幅画吗?”

☆、捅了体操团窝

五百年后,一幅巨作在卢浮宫辉煌的展厅参展,每日供无数的游人、艺术家、批评家欣赏,其带来的GDP收益和文化产业影响力创造了世界第X大奇迹。

这幅出自于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雕刻家、发明家达芬奇的作品名为《玛修·基列莱特》,又名《持盾少女》、《迦勒底的光辉》、《长江之子》。至于为什么有后两个别名现在已无从考证。

画上的少女有着那个时代少有的利落短发,银紫色的发丝纤毫毕现,架着一副斯文秀气的无边眼镜,这前卫的跨时代的造型俘获了无数潮人的青睐。她有着纤细的脖颈,纤弱的身形,身着一件当时上层阶级的年轻女性们偏爱的天鹅绒曼特,大领子、收胸、高腰裙裾、色彩是明快的金红双色,有着华丽的暗色刺绣,这略微有些艳丽的款式却掩盖不住她青涩纯真的气质,着实迷人。

令人震惊的是,深深迷住了广大群众的《玛修·基列莱特》并不是简单的艺术作品。1979年,人们发现这幅画的画中人其实同时有两个形态。在后一层中,名为玛修的少女不再穿着保守的曼特裙装,而是身着紧身衣,露出了纤长优美的躯体线条。她面容平添一分坚毅,手持巨大的盾牌,宛如降临人间的战斗天使。

这个发现使这幅名作身价倍增,有细心的人甚至推测那面盾牌的名字可能就是迦勒底。

大评论家格林伯格在周刊上这么写道:“……我们从来不曾知道这位小姐的真实身份,但这不重要。显而易见的是这位少女不仅用她独特的气质征服了天才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也征服了后世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的看客们。达芬奇的构图之巧妙,画工之传神,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幅作品在艺术成就上也唯有《蒙娜丽莎》可以与之媲美了……”

数百年间,有无数脑残粉和探秘爱好者试图根据人种特征与作品细节找出画中天使的故乡和来历,无一成功。但基本能确定的是,她一定是一位来自神秘国度的贵族。

由此,还衍生出数不清的穿越小说和文艺电影,例如《佛罗伦萨1476》、《意大利迷情》等。

画上的少女微抿唇角,微笑中包含着76%的高兴,12%的害羞,7%的紧张不安,3%的思念以及2%的未知。她一笑,仿若春光初绽……

……

“前辈,前辈!”

“嗯?”闻朔回过神,发现玛修正在晃她的胳膊,她收回自己的脑洞,“怎、怎么了?”

“达芬奇先生问您需不需要也来一幅?”

果然,大番茄正眼含期待地看着她。毕竟闻朔这个瞳发双黑的明显的东方人面孔在此时并不多见,俊秀的脸和玛修有所不同。

年轻御主抽了抽嘴角,“谢谢,不必了。”

“那好吧。”大画家也并不失落,他低头看向康娜,小不点刷地把自己藏在了闻朔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