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积攒的首饰珍宝大半换成了田地收租,心头好在庄子里收着,自己带着些盘缠并一柄拂尘、一把长剑上路了。

盘缠带的并不多,每至一处只往当地宫观居住,与当地真人大能讨论道法。或替人诵经除祟做道场,渐渐竟然也闯出了些名气来。

贾家对此也颇为诧异,然后从前询问惜春,却只听惜春道:“梦中得授。”

——由仪在此表示深藏功与名。

圣人听闻只说天命机缘,最终静初真人之名广传之时,这一件事也作为典故流传了起来。

甚至后来贾兰成婚,惜春都是来凑过热闹的。

这回听说贾兰添了一双女孩儿,就来凑热闹了。本来府门上见是个一身道袍、臂挽拂尘、背负长剑的道姑只以为是上门化缘的,正打算叫人将饭食送来,却听那道姑道:“我姓贾,俗名惜春,按辈分,你府的同知贾兰是我的侄儿。今日此来,是听闻多了两个侄孙女儿,过来看看。”

见那门房上似是不信的样子,于是将从颈间取下一块玉佩,羊脂的质地剔透莹润,雕花是岁寒三友,看着就知道价值不菲。

她将玉佩递与门房,刚要让他将玉佩给府内太夫人一观,那头回府的贾兰已经见到了她,略有些迟疑地唤了一声:“四姑姑?”

“兰儿。”惜春一回头见贾兰就笑了:“不错呀大侄子,结实了。”

贾兰对于惜春的不靠谱和恣意洒脱是有谱的,毕竟正常大家闺秀世家贵女也做不出毅然出家这种事。

于是笑道:“您来了也不给母亲送信儿,若进不去,岂不是要好一番忙乱了?”

说着使了个眼色,那门房忙将玉佩递回给惜春,又给惜春赔礼道歉。

惜春摆摆手:“不必了,是你办差事上心,若你刚才不拦我,我反而要告诉嫂子了。”

说着对贾兰道:“嫂子近来怎样?你媳妇怎样?你那两个小姑娘怎样?”

听了两个小姑娘的名字又笑了:“这倒是大嫂子的风格,她给身边丫头取名也爱个《诗经》《楚辞》的,只是正则的名字太刚硬了些,该给取个软和点儿的小名的。”

贾兰便笑道:“取了,正则的小名儿叫软软,灵均小名儿叫团团。”

惜春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倒是够软,只是蓁蓁、夭夭哪个不好?取了这两个。”

贾兰听了只抿嘴儿笑,一面说着话,一面就到了由仪的院子里。

素云正端着水盆帕子出来,见贾兰并惜春一处进来又惊又喜,只道:“我说一大早主子就命人备了茶具,又翻了些大红袍出来,原是四姑娘、不,是静初真人要来了。”

她笑着侧身,往里头传道:“惜春姑娘来啦!”

贾兰随意扫了一眼那水盆,见盆里的水有些发白,就问道:“灵均又吐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