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故事发生在赵国还不是赵国的时候, 也就是春秋时代。
赵国的老东家晋国当时发生了内乱, 王室之间互相搏杀,晋惠公因此流亡在外, 与秦国签订盟约,秦穆公以割让河西之地为代价将晋惠公送回晋国,并且扶持其登上王位。
哪知道晋惠公登基后背信弃义,并未将河西之地给予穆公, 穆公因惧怕晋国势力强大并未发兵征讨。若干年后晋国大灾,向邻国秦国求援, 穆公虽恨惠公,却因怜悯晋国百姓还是借粮支援。
然而数年后,秦国灾荒向晋国求援借粮时,晋国非但没有出粮援助,反而派兵攻打秦国。隔年,秦国度过灾荒,穆公挥师攻晋。
“彼时秦国将将度过灾荒,兵少粮薄,却胆敢攻兵多粮广的晋国,而其结果呢?”
赵豹朗声道:“惠公为之俘虏,缘何?”
“盖因秦当时为哀兵也。
且秦为正义而晋失义,便是晋大夫亦是不赞成惠公出兵攻秦,军心将心民心一无所有,晋,何以胜?”
“而彼时场景与如今何其相像。”赵豹肃然,“韩国献上党之地于秦,而我赵强取之,吾等本不在理,秦便是正义。若是在此时杀害秦国公子,待到秦军得知消息,其岂不哀,岂不痛?”
“抗兵相加,哀者胜,难道我们要白白将这份士气送给秦军?”
“荒谬!”当下就有一赵臣越众而出,“我赵国接受上党等地完全合理,上党郡为上党郡掌印冯亭所献,我等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