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么夸我,我都要不好意思了。”高铭笑道:“不过,说到主意,其实我这里也有个想法,想跟殿下您说说。”

赵楷往前凑了下身子,认真听,“说吧。”

“往宋国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一件事,除了练兵外,武器也得革新。我觉得火器大有发展,应该着重开发。”

赵楷不太懂这些,问花荣,“你觉得呢?”

这次花荣不得不泼高铭冷水了,“火器,哪一种?火箭还是震天雷?这两种东西都不太好用,就比如震天雷,就是铁球中放进火药,因为重量,投掷不出多远,就算能惊吓到马匹,距离也有限。能惊吓到敌人马匹的时候,敌人已经在几十步之内了。而且威力也有限,只能以火光和声响吓唬人。”

高铭皱眉,“肯定有好使的吧?我记得我在我爹书架上,看过一本书,里面记载了好多火器……”

“是不是叫《武经总要》?”花荣反问。

高铭点头,就听花荣给了评价,“里面的许多东西,可操作性太差了,如果以现有的水平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有一点说得好,想要火药有更好的应用,得革新。”

就跟练兵一样,革新谈何容易?

不过,对其他人肯定如盲人行路,不停地探索,但对高铭来说,就简单多了,至少他知道努力的方向,那就是火药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不对,加上纯度不够。

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大宋人才和设备都已具备。

一次对西夏的战争,就领用了火箭二十五万支,由此可见,生产能力相当强,东京内就有广备攻城作,据说一天就能生产七千支火箭。

高铭在脑海里搜索了下,他记得梁山中有个绰号轰天雷的凌振,擅长制造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