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多是郭芙带着两个孩童习古文、背四书,郭芙讲究悦古养心,这点到得了黄蓉真传,“杨大哥,还记得我们在桃花岛读书的时光吗?你背书总是第一个背过,我却只知道偷懒耍赖。”郭芙笑望杨过,忆起儿时美好时光,眼中溢满柔情,渐渐泪光朦胧,隐约浮起淡淡的乡愁。

“那时你才九岁,却是最好动的,桃花岛都被你翻了天。现今却是孜孜而勤,满腹诗书,可见读书重要的是保持灵动之心,方能大器晚成。”杨过眼中酸涩,忆起儿时的荒唐丝丝甜意缠绕心畔。

“当初贪玩,总觉得四书五经晦涩难懂,人到中年才想着敦品励学,有些文章越读越有味。你是不是觉得多亏我娘这个启蒙老师?娘说:修齐是本,治平是志;格致诚正是内修,修齐治平是外修。达到身心和谐之境界方可学武,练武先练德,教人先教心。否则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的世事如何明辨是非。”郭芙瞧着认真背书的两个孩童,轻声与杨过谈论多年所悟。

杨过听郭芙如此说,心里万分敬佩,多年不见不知芙妹已有如此修为。到是自己曾经辜负了郭伯母苦心栽培,因耐不住性子一心只求一步登天,怎耐心性未收处处碰壁,“‘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郭伯母当年教诲未敢忘,自是常记心间。芙妹学识出于蓝更胜于蓝,杨过自愧不如。”

“大哥谬赞,旁人不知你还不知?曾经年少羽翼未丰的我,却敢处处骄矜专横。闯下不少祸,连累许多人。”郭芙轻笑,“在襄阳军中这些年才真正磨炼自个性子。到是大哥生于逆境,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位卑未敢忘忧国。常思报天下,与芙妹共守襄阳。”杨过情难自抑,紧紧握住郭芙右手,深情凝视。

郭芙一笑莞尔,“爹爹妈妈在哪哪就是你家,在襄阳是家,在桃花岛亦是家。守襄阳可,但你不可与之共存亡。明白吗?”

“此话怎讲?”

“娘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你的成就当要发扬传承,不可后继无人。”郭芙神色坚定,轻轻把手抽出。“时候不早了,明天我们还要早起返襄阳,都歇了罢。”

次日清晨郭芙与杨过备好车,车上载了满满一车药材,多是范氏夫妇平时储备晾晒好的,还有多种熬制好的药膏。杨过郭芙与范氏夫妇别过,两人临行前范婆婆拉住杨过悄悄耳语:“过儿,我瞅你对芙儿一往情深,芙儿待你亦是亲厚。这孩子我认识她多年,心地善良、性子耿直,只是感情这事她异常迟钝。你也是性情中人,又年长,既然有意便找机会说开了,都老大不小了,岁月不饶人。好生待她啊。另嘱一事,我知你素来常服蛇胆,此物极凉,男子服用轻身明目、解毒去腐,但她一姑娘家不可食用,切记!”

老人家心思缜密,劝诫之言让杨过很是感动,当下对范婆婆深深一揖,“谢谢婆婆指点,杨过谨记在心。”

“好啦,你们早点上路吧,路上小心,尽量赶在天黑前回家。”范婆婆微微而笑,向两人摆手道别。

两人行出数百米,范氏夫妇身影渐远,郭芙立刻转头好奇地问杨过,“刚刚范婆婆与你说啥啦?那么神秘。”

杨过望着她笑而不答,神色奕奕。

郭芙见杨过不语,酸酸地说到:“哼,不说算了,我也不稀罕知道。”心中虽不快,却强求不得。

杨过听范婆婆劝告心情极佳,可是此情要怎样说开,却使他头疼。此事甚是棘手,心中打鼓、犹豫不决。

林海绿涛融天色,风歌鸟语和水声。群山被两人抛在身后,数日相处坦诚相待,多年后再次相遇时光并没使他们生疏,反而多了份默契。一脉情愫缠绕在他们间,却是:明明相爱,却不敢想未来。

第6章 双雁展翅游(一)

转过山谷,远远看到郭府两个家丁已在此等候,看到杨过与郭芙忙迎上前,“小姐、杨爷,你们好早,我们俩个才刚到。”两人一前一后接过他们的马车,四人并行向襄阳方向赶。

晌午一过四人路过襄阳城郊的镇甸,今天不知是啥日子,集上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郭芙已好久不来附近村镇走动,看到集市热闹便想多逛一会,郭芙转头向两随从示意,“这离襄阳城不远了,你们先回城吧,我在这逛逛,随后便回去。你们路上小心,跟爹爹捎话:我天黑前一定到家。”

杨过笑笑知她一时贪玩儿,“我陪着大小姐,你们先行一步,让老爷夫人放心吧。”当下四人分手。杨过与郭芙牵马闲逛,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小贩的吆喝声在街道边此起彼伏。

晚上多是郭芙带着两个孩童习古文、背四书,郭芙讲究悦古养心,这点到得了黄蓉真传,“杨大哥,还记得我们在桃花岛读书的时光吗?你背书总是第一个背过,我却只知道偷懒耍赖。”郭芙笑望杨过,忆起儿时美好时光,眼中溢满柔情,渐渐泪光朦胧,隐约浮起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