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明的工作气氛很好,充实忙碌却不过分劳累,冯飞学到了不少校园里学不来的经验与知识,这一切全得益于周围同事的帮助。
他的同事们都很好相处,帮了冯飞不少忙,没有一个人介意冯飞是个笨手笨脚的新人,还安慰他谁都是这样过来的,慢慢习惯就好。
入职半个月后冯飞就拿到了第一笔工资,与正式员工相同。加班采取自愿制度,会给足相应的加班费。除了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外,慎明给每个员工都配置了医疗险与重疾险,甚至连冯飞这种假期工都有。
身处在这样体贴细心,考虑周到,充满人文关怀的集团内,没有人会不积极上进热爱工作。
团队间的核心凝聚力极强,员工对集团的归属感也强,做起事来总是势如破竹,事半功倍。
冯飞心想,怪不得慎明集团在网上风评那么好,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都称慎明集团是打工人天堂,怪不得慎明集团盈利能力年年都能再创新高。
慎明不在乎用金钱与经历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到底会不会留在慎明,对集团来说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成本损失,但人才流入社会不仅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正确的事。
做好事,做正确的事,这是冯飞在慎明实习期间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实习期间,冯飞在员工餐厅里还偶然间碰到过池绪和裴谨修,两个人都主动跟他打了招呼。
他们顺便同桌吃饭,就像大学里在饭堂那样。
吃饭时,裴谨修随意问了他一些问题,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甚至还有心情上的。
冯飞多少有点受宠若惊,但他知道这就是裴谨修处理公事时的性格。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集团中的每个人对他来说都同等重要,不触碰底线的情况下裴谨修会包容关心所有员工,但一旦越界,他也杀伐果决,毫不留情。
他随口提了一句宿舍里的电视打不开,第二天就有人上门帮他修电视。
今年过年冯飞没有回老家,把爸妈一起接来洛津过年了。他盘算着如果毕业以后能在慎明工作,大概三年的时间他就能在洛津买下一套房子了。
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很快,岁末年终,除夕之夜到了。
第111章
除夕前三天, 裴谨修和池绪一起去民政局领了证。
法律规定成年就可以领证了,工作人员确定无误后,很快帮他们走完了流程, 最后还笑着祝他们新婚快乐。
凛冬时节,天寒地冻,池绪怕冷,今天出门时特地戴了顶蓬松柔软的浅色毛线帽。
他从小到大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 所以出民政局时,裴谨修自然而然地牵过他的手, 与他十指相扣后插进了自己口袋里。
他们就这样并肩同行,还没走到停车场, 天上忽然下起了大雪, 风雪簌簌, 漫天飞扬。
到家时, 院里的红梅正好开了, 素雪落在其上,如同欺雪胭脂,秾丽多姿, 池绪顺便折了几枝开得正盛的, 怀抱着一捧红梅上楼了。
裴谨修随他上楼, 进房间后,伸手扯了扯他帽子后缀着的毛绒小球, 笑道:“你小时候也是这样,每年冬天都会抱着一捧红梅花来找我。”
池绪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口袋里的结婚证,感觉格外玄妙, 尤其当裴谨修提起小时候的事时,他总是一再地想确认, 他和裴谨修已经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伴侣了。
时光境迁,许多人事都已模糊,化为记忆里的星点缩影,但关于裴谨修的总是格外深刻,尤其少年时的心思,池绪直到现在都还记得一清二楚。
他八岁时想裴谨修要是他亲哥哥就好了,十二岁时想和裴谨修考同一所大学,十三岁时旁敲侧击确定裴谨修不会结婚……他总是想裴谨修不要再有其他更亲近的人,最好能永远陪着他。
霍凌宇说得没错,特殊的人从最一开始就是最特殊的。
沾了一身湿雪与花香,池绪找了一个花瓶放置红梅,然后才脱下羽绒服和帽子,挂在了房间门口的衣架上。
收拾妥当,他这才转头问裴谨修:“你是想现在拆礼物,还是等三天后除夕?”
“今天。”裴谨修没有犹豫,笑道,“我也有东西要送你。”
池绪准备了两份礼物,第一份补他的表白,第二份纪念今天领证。
他送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对钻戒,款式简单大方,上面镶嵌的钻石却非比寻常,是极为罕见稀少的红钻,全世界总共不超过十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