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页

孙盈盈轻笑,“你读古诗文的时候,经常能够读到类似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的路上,总是在重复着分别和重逢,其他的很重要,但都没有自己重要。只要把自己过好了,才能有机会再次跟你在意的人重逢。”

林黛玉点头,“母亲说的是,是我有些伤春悲秋。不仅是因为贾兰和珠大嫂子母子二人离开,更是因为二舅一家,除了贾兰和珠大嫂子,其他人扶不上墙。母亲,你知道宝玉做什么了吗?”

孙盈盈真不知道荣国府那边的情况,最近她整日忙着林晨玉的事情,教孩子读书,练武,非常忙碌,而且自从贾老夫人和王氏都死了之后,没什么值得她关注的。

既然林黛玉主动提,孙盈盈表现出来好奇,问:“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林黛玉无法形容心里的感觉,“二舅被夺取功名,不准再继续科举,但宝玉并没有,他在荣国府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之后,也无心科举,而是吟诗作画,写话本子,编成戏曲,听说印刷话本子的商家出高价让他写,性情也没有太大变化,跟那些好看的丫鬟每日寻欢作乐,好不快活。”

第3244章 艺术天赋

听到这话,孙盈盈惊愕,同时也觉得贾宝玉或许真得就是那种有天赋的艺术人才,不喜欢,甚至不擅长科举,既然如此,在其他地方发挥出才能,那也不错。

孙盈盈轻笑,“黛玉,你不要因为贾宝玉没有科举为他惋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有的人可能天生就不喜欢官场,就不喜欢经史子集,反而喜欢这些琴棋书画。咱们都觉得科举是正途,但能够考上进士的人,三年才三百个,并不容易。

现在宝玉写得东西,能够得到书店老板的认可,证明他在这方面有天赋。既然劝不了,那就顺其自然。人生短短几十年,宝玉或许就喜欢过这样随心的生活,咱们无权干涉。只要不犯法,不害人,咱们也无可指责。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林黛玉原本有些郁闷的心情,在听到孙盈盈的劝解之后,顿时恍然开朗,眼露笑意看向孙盈盈,“母亲,你说得对。宝玉除了多情之外,不喜欢科举,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毛病。作为表亲,只要他开心就好,我也没必要惋惜。

或许我看重的,并不是宝玉喜欢的。至少宝玉现在能够自食其力,一个月能赚取不少银子呢!可比那个只会叫呵呵的二舅好多了!除了大舅分给二舅的祖产,其他的都是宝玉在挣钱。”

听到贾宝玉居然通过这样的途径赚钱养家,孙盈盈反而为贾宝玉高兴。

晚上,白宜修回来,孙盈盈给白宜修倒茶,说了今天李纨带着贾兰过来,又说了贾宝玉的状态。

白宜修跟孙盈盈的反应一样,挑眉说道:“人才啊!这贾宝玉若是在现代,混娱乐圈,绝对能够风生水起。”

孙盈盈轻笑,“我也这样觉得。总归贾宝玉多情,好在心眼不坏。现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然很好。袭人和晴雯等一众丫鬟,尽心地伺候贾宝玉,倒也没有像书里那样死得死,亡得亡。”

白宜修喝了茶之后,放下茶杯,“现在一切安顺,朝廷上的事情,一年比一年好。红楼里的这些主角配角们大多有了善终,现在黛玉的年纪到了,是不是该给她说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