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东西能传的这么快。
因为新药坊是就地招工的,招的是当地的百姓,一看这东西不用柴不用炭的,就很感兴趣,纷纷打听。
向骁隽又不藏私,直接说了,第二天就有木匠壮着胆子过来学,然后越来越多。
闲杂人等太多,不好管理,那边的主管官员就说了,凡有匠人过来免费帮上十天的忙,就可以教给你们,回去做来卖。
其实木匠要学,当然很快,用不了十天,可这东西是朝廷的,你偷着卖,和光明正大的卖,那能是一回事儿?
所以一夜之间,不光木匠,很多匠人都登记了名字店铺过来帮忙。
本来那官员想的是,反正是要教的,能多来几个匠人,说不定能有新的改良,还顺便省了工钱?
但没想到,一来二去之下,太阳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流行了起来,简直就是一夜之间遍布大街小巷。
晏时荣一看这架势,也不等年底了,跟明霈帝商量了一下,直接下了旨。
向骁隽就在新药坊那里接了旨,圣旨封他为从山县伯,赏银两千两。
同时,将他之前的功劳,也全都以官府公文的形式遍发各地,以鼓励后来者。
李络儿的事情也提了一笔。
而且还附上了太阳灶的制作图,方便各地匠人自行学习制作。
自古以来,以平民之身封爵的极少,多半都是先做官,再立大功,又有人举荐,才有可能封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