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和爹娘,天天心疼的直哭,官家的人倒是和气,时常进村来解劝,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这些东西都是能赚回来的……
也没等太久,就轮到他们村儿上路了,有那自恃有劲的,父子几个抬着柜子的,只说东西都在柜子里,我们自己抬,铁定能跟上。
官家的人,劝不听就不劝了,但是,抬一里半里的还好,抬一上午,再壮的壮汉也抬不动。
更别说天天吃饭,人家一个个跑的飞快,吃馒头吃饼子,甚至还能吃上肉,他们抢也抢不上,只能吃稀饭。
最后终于还是狠了狠心,把柜子扔了,反正大家一起穷,也不是只有他们,先混个肚儿圆再说!!
一家一家的,都是如此。
走到安置之处的时候,大家舍不得扔的就只有粮食了。
住的地方都是大通铺,各自一家一家的组起来,一个大通铺二十来人。
住下之后,歇两天,壮劳力就得去做工,帮着盖大通铺,或者干别的,但伙食不错,能吃饱饭。
而且这么多人住在一起,矛盾是难免的,起先还时不时有争执,但官家的人天天巡来巡去,一个个的,渐渐都变的和善了起来,那些个爱骂街爱打人爱贪小便宜的,也不敢伸爪儿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抓了去。
所以,这竟成了王二丫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去了许多没去过的地方,见了许多从没见到过的东西,不挨打也很少挨骂,几乎都能吃饱,甚至隔了小半个月,还有先生,每天过来教书。
上午学识字,下午讲书。
先生有民间的,也有官家的,讲的故事大多浅显,不识字的小孩儿也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