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当年元相,要是跟二皇子或者三皇子冲突起来,绝对会有无数文人不畏权贵为他发声的。
可是这位??
他们又不是没查过,他所有的徒弟都是被打压被逼迫之后,再迂尊降贵强收的,而且,别的师父收了徒弟,指点教授功课是基本的,其它的,譬如生活上的帮助,譬如介绍人脉,多少都有。
可他,收了徒弟,就像收了奴才,颐指气使,非打即骂,文章但凡不合他心意就骂的狗血淋头……
而在书院之外,又完全谈不上有什么文名,所以,他想以文人的身份逼迫,还远远不够格。
当然了,为妨万一,还是要先抢占舆论高地的。
于是元沈绝一挥而就。
郝花时自告奋勇去从勤书院张贴。
而这会儿,周广才还在书院前头闹腾。
他身上有举人功名,因为姐夫在工部,算是朝上有人,所以还没考会试就授了官儿,但是没几日,就与同僚起了冲突,觉得上司待他不公,一怒之下辞官还乡,在这儿当了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