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这里的知府,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否知情?
之前他和施懿的改革政策颁布下来,商部入驻,拍卖会,之后修桥铺路建设学堂,那知府都很商部配合得很好。
奇怪的是,如果商部知道这里的江南商会,为什么也没有上报。
这些都得细查。
这摆摊儿卖肥皂就买了几天,那江南商会果然就找上门了。
凌秋桑就装作初来乍到,非要见他们管事的,要不然这商税是不会交的,反正法律没有这一条规定,嚷嚷着要告官。
那商会的负责人也不是没见过硬茬子,只是现在上面有交代,商部入驻,最近行事要低调,避免被人拿捏住把柄。
说到底,这是藩王的领地,稍微有些政策不同,似乎都能理解,事情搞大了就没这么容易解决了。
于是那负责人考虑之后,又见凌秋桑他们这肥皂很特殊,想着报上去,估计还能讨个好。
当天下午,凌秋桑和施懿就收到了江南商会的请帖,他俩拿着请帖就上门了。
他们只是小摊贩,顶多是商品新奇一点,没到愈王老丈人亲自接待的地步,接待他们的就是个管事儿。
那边也没拐弯抹角,直接明说,要在苏州府做生意就必须缴纳商会的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