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林县令肃容道:“国有国法,自然是以官府记录为准!良籍改贱籍尤其如此!”

唐时玥转头问孟恣扬:“孟少,请问卖身契以文书为准,还是以官府记录为准?”

孟恣扬心中有恃无恐,亦朗声道:“当然是以官府记录为准!”他还拽了一句文:“谁人不知,文书为阶,案比为达!”

“很好,”唐时玥的声音清清脆脆的:“文书上的日期是四月,但官府造册却是在昨日,既然县太爷和孟少都说以官府记录为准,那也就是说,以昨日为准了?”

孟恣扬只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回想又没有什么问题:“那又如何?反正已经造册了!你就是我家的奴仆!追究日期做甚?”

唐时玥朗声道:“好教孟少得知,我们家,在六月便已经分家了,如今我家的家主是唐时嵘,而你文书造册中所写的‘唐家三房’与我全无关系。”

第148章 事后诸葛亮

孟恣扬呆了呆,双眼大睁,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他亲口说了以官府造册为准,而官府造册是在昨天,但六月份她们就分家了?

孟恣扬忽然想到了什么:“就算分家了又怎么样!你们还是一家人!”

唐时玥一笑不语。

里正已经上前一步,把唐家的分家文书和当时官府办理的文书呈上。

正常来说,乡下人分家,不会来官府办契,只是自家分分地,分分东西就算了,但当时孙婆子生怕受了唐时玥连累,所以,她的分家,是把他们这一房直接从户籍上移了出来。

既然是直接移了出来,那他们自成一户,唐家自然就没有三房了,或者说,唐家四房就自然往上挪了,唐永明就成了三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