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现在商部行事是直禀帝前的,也就是说,其实这些本部中的具体事务,并不用提请朝议。
但明延帝看过之后,还是叫大家传阅了,道:“这个‘天眼’倒是不错。其它事情上,也可借鉴一二。”
要知道,这几日朝臣们都在商议“火耗归公”之事,大家担心的焦点在于,若是火耗已经“归公”了,仍有人暗中摊派怎么办?如果有这种密告制度,倒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事情。
甚至于,要早有这个,说不定国库之事,也可以避免!
但这是明延帝的想法。
朝臣们,可就暗暗叫苦了……毕竟要真的来个密折制度,能监督的,可不止火耗归公一件事!那不是人人自危?
第678章 上吊了
连臣子都能想到密折,明延帝和太子,当然也能想到。
等诸臣退下,明延帝便问太子:“此事你怎么想?”
太子道:“玥儿做事向来大张旗鼓,等她的密告箱到达民间,民间百姓哪能区分商部与其它的区别?他们只知道放入箱中的,福娘娘会看到,自然会有人将状纸之类的放入,这也算是为朝廷开了一条言路,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
他顿了一下:“至于官员之间……儿臣认为,启用密折,是一个手段,可使臣僚互相监督,尤其对于外放官员,可为父皇之耳目。但如何能‘密’,又如何能不被之所欺,都需细细筹谋,儿子以为,不必操之过急。”
明延帝不置可否。
太子近来益发沉稳,行宫中代批奏折,井井有条,不避讳也不冒进,从容之极。而晏时玥住了长乐殿,也完全没有影响兄妹的感情。